“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出自安徽六尺巷的一段历史典故。在晋江陈埭镇坊脚村,也有村民自愿退墙让路,现代版的“六尺巷”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
坊脚村滨坊路面前沟旁的一段老路,原是村里通往西滨、石狮的主要道路。因年久失修,变得坑洼不平,且道路狭窄,时常发生拥堵,严重影响村民出行。
道路一旁,是旅港乡贤林振永的古厝。“假如古厝围墙能退让1.5米,这条路便能拓宽至4.5米。”望着眼前窄小凌乱的道路,坊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秤彩打起了这堵围墙的“主意”。
说干就干。由于林振永一家长期在香港,房子委托堂侄子林鸿芽代管。上个月,林秤彩和陈埭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派驻坊脚村工作队队员一同来到林鸿芽家中,和他进行协商,请他帮忙做通林振永的思想工作。
“可以,没问题!”经过一番沟通,林鸿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说,“退让围墙增宽道路,可以方便邻里他人通行,这是大好事,一定要支持。”
当天,林鸿芽就打电话给远在香港的堂叔,征求他的意见。70多岁的林振永听说此事,电话那头的他毫无二话,立马表示将全力支持与配合。第二天,这条路就得以动工重修了。
全力促成围墙退让一事之后,林鸿芽还劝说古厝的左邻右舍也拆掉违章搭盖的铁皮房,“我们这实打实的围墙都拆了,你们的简易搭盖还有什么理由不拆?”在他的“苦口婆心”劝说下,附近几户人家也都自觉往里退了一段。
值得一提的是,林鸿芽还自掏腰包,主动给村里捐款5万元,用于支持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
人心宽了,道路也就宽了。别看只是“一条路”“一面墙”,其中也蕴含着治理的学问。
今年5月,晋江在陈埭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选派工作队进驻坊脚村。为了破解治理难题,工作队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和村民代表等前往东石潘山村、英林东埔村,考察学习他们通过民主协商议事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经验做法。
外出“取经”,归来致用。工作队和村两委充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公得利、民不亏”做法,用创新思维和手段破解“老大难”问题。他们充分发挥党组织“前沿哨点”作用,深入村民家中,广泛征求民情民意,挨家挨户上门讲政策、说道理,一趟不行跑两趟,两趟不行继续跑,不把问题解决决不“收兵”。
功夫不负有心人,村民参与治理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越来越多村民参与到拆房让路、无偿借地的队伍中来。试点成功之后,拆房让路这一善举拟被写入村规民约,同时,村两委还与借地村民签订借地协议书,更好地保障他们的权益。
一个多月来,村里的沟西境路、振兴路、滨坊路等主干道重修扩宽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村委会大楼和老人会综合楼也在新建当中,一个个大动作,正让村庄实现大变样。许多热心企业、村民、在外乡贤等纷纷慷慨解囊,目前捐资已达300多万元。
人人礼让,成就和谐。驻坊脚村工作队队长姚庆祝表示,相信随着坊脚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村民将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而坊脚村被列入乡村振兴示范村,也指日可待。
(记者沈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晋江创造·运动时尚产业场景创新发布会举行2024-12-0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