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坚守实体实业,全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案例: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制伞业也面临产品同质化、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在坚守实体实业的前提下如何更好转型升级成为关键,雨中鸟(福建)户外用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典型。
通过坚守实体制造业,借助工业设计、智能改造、跨界整合等方式,雨中鸟迎来了巨大发展空间。在工业设计方面,雨中鸟通过参加“海峡杯”工业设计大赛、海峡两岸大学生工作坊等活动,激活企业在创新创意上的潜力,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在智能改造方面,通过探索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引入和改造,提升产业链生产效率;在跨界产业方面,通过搭建国际大学生伞具工业设计大赛平台等方式,对外向伞业同行无偿输出知识产权作品,促进整个伞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该公司总经理王翔鹏介绍,2015年雨中鸟公司在生产及设计端进行提升之后,总销售量及销售价格都大幅提升。实践证明,只要是款式新颖,价格合理,质量有保证,就可以获得好的订单。
“此外,我们也一直在探索摆脱人力生产束缚的方法。”王翔鹏表示,如今他们正着手研发全自动化的伞具生产设备,根据企业的需求及前期收获的工业设计支持,探索全伞面一体成型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未来如果项目可以落地,他们也愿意与当地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分享设备红利。“整个产业集群的力量强大了,便可以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例如提到铁观音就想到安溪,提到运动鞋就想到晋江一样。”王翔鹏说。
解读:晋江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成员、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王秉安教授认为,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晋江更应该坚守实体经济,再来寻求产业转型升级。对此,他提出了三个“+”建议。其一,“互联网+”管营销端:晋江需要疏通互联网当下的网络渠道,与大平台合作,如传统电商渠道(天猫、京东、苏宁等)、跨境电商渠道、微商渠道等;也可通过内化自身产业链的互联网平台,形成营销端的闭环销售矩阵,为晋江产品打通销售出路;其二,“智能化+”管开发端:智能化升级是一个社会化问题,在全国各个产业都在寻求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当下,晋江则应该寻求差异化,在鼓励引进来的同时,将智能化转型升级往智能化产业链方面做引导,促使其为晋江不同的产业链提供差异化、创新化的产品和服务。其三、“文化+”管开发端:一个城市有自己的文化、一个产业链有自己的文化、一家企业也有自己的文化,文化是所有变革的基础。晋江想要寻求传统产业的转型,首先就需要对自身文化进行再升级和再创造,只有文化基础夯实了,才有可能拉动整个城市的品位、打通产业链发展的壁垒,营造企业良好的氛围。
“晋江县域经济位居全省、全国前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造业释放的活力。”谈到制造业,晋江经信局副局长林永红说。他认为,尽管近年来晋江大力发展服务业,但发展周期较长。目前,晋江经济的主体仍是制造业。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晋江经济要想获得高位跃升,必须做好制造业升级这篇文章,否则极容易出现产业空心化。
政府与企业双向需求,驱动了晋江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向。林永红告诉记者,目前,晋江纺织服装、制鞋、食品、陶瓷建材几大传统产业中,至少有4万台机器设备可进行智能化升级,一旦完成升级,至少可为企业节省20万名工人。这将从长远解决晋江企业的用工问题,为企业重新赢得成本优势,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记者 蔡明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