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成绘(资料图)
爸爸的教诲像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爸爸的关怀像一把伞,为我遮蔽风雨。父爱如大山巍峨,如蓝天深邃旷远……
每当诵读这些献给父亲的诗句,许多人心里都会涌起一种神圣又温暖的情感。古今中外,父与子不仅意味着血脉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延递。
然而,在当下中国社会,却有一个词让父爱蒙尘。“拼爹”——被抽离了情感的“爸爸”被彻底物化,“我爸是××”成了孩子人前炫耀的身份、人际往来的资本、人生进阶的工具。而被“拼”的父亲们,肩负着孩子们的期许,奔忙着、挣扎着,疲惫前行。
爸爸总是那么忙
——重物质给予,轻情感沟通。教养过程中“父职”的缺位,阻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爸爸昨晚又走了,10天后才回来,不过他答应给我买新‘魔兽’”。5岁的新新是个聪明的北京小男孩儿。他的爸爸是个推销员,十天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妈妈在外企,早出晚归,来去只能吻吻梦中的儿子。5年来,一直是姥姥、姥爷带着新新,爸爸对他来说陌生又威严。
“我也想过转行,也知道该多陪陪孩子,可现在就业竞争这么激烈,家里没什么根基,不敢轻易换工作。有100多万元的房贷没还,还得给孩子攒一大笔教育经费吧。我努力打拼,还不是为了他将来有个好基础。”新新爸说。
许多家庭面临同样的两难。调查显示,目前在北京有70%的儿童被隔代教育,在全国则接近五成。有的三代同居,有的父母则干脆把孩子送回老家。
和其他留守儿童一样,河南信阳的13岁少年小铁,从小跟爷爷住。小铁自闭而暴躁。“小时受人欺负,为爸爸不在身边难过。现在他回来了,我也懒得理他。”小铁说起父亲很漠然。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经商,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绝大部分家长虽然非常关心孩子,但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韩嘉玲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流动儿童的学习,只有26%的家长经常检查学生的作业,57.2%的家长有时检查学生的作业,16.8%的家长从不检查学生的作业。在孩子过生日或“六一”儿童节时,家长带孩子出去玩的比例也仅有15.4%。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伍新春指出,家庭教育中父职缺位,会导致孩子抑郁冷漠等情绪、情感问题,攻击性强、缺少同伴等社会行为问题,以及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等学习问题。“调查显示,父亲缺席教育或参与较少的孩子,存在反社会倾向,人际交往能力弱,认知发展水平低下等,中国有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教育有关。”伍教授说,目前国内0—18岁的学校教育均以女性为主导,因此冒险精神、攻坚意志等这些男性的阳刚特质尤其需要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予以补偿,否则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父亲不仅是‘面包提供者’,更应是孩子的精神导师!”伍新春说。
然而,无论城乡,普通百姓的生活压力那么大,爸爸们总是那么忙!与父亲促膝谈心、书信往来、亦师亦友的记忆,似乎已成为日渐模糊的历史剪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