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二:巧列名目“骗”钱
微信网友“彩”向记者反映,身边有同学在做“淘宝”刷单,加入这份兼职需要交入会费300元,然后以奖励形式返回,工资日结,有望日入千元。之后发生的事实证明,同学不仅没有日入千元,还搭进去了300元入会费。
李旭告诉记者,这是暑期比较频发的诈骗案例,诈骗分子以日结工资或者高薪回报为诱饵,然后再引导“上钩者”继续发展其他会员,或者干脆消失不见。
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大群众应提高自身防骗意识,不要轻信所谓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在家就能赚大钱、在消费中赚钱等谎言。
此外,有媒体报道反映,有的公司要求求职者先缴纳报名费、登记费、资料费、推荐费、注册费、信息费、保险费、服装费、培训费等各种名目费用才可入职或实习,过一段时间再找理由“辞掉”求职者。
微博网友“打伞的鱼6666”说:“应聘时遇到让你缴纳各种名目费用或者押金的,能走多远走多远,因为这样的用人单位十有八九都是骗子,小心上了他们的当。”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李红提醒求职者,要提高安全意识,保护好个人资料,提防“黑中介”。通过正规的招聘渠道找工作,无论对方提出什么理由,不要轻易给对方汇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