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凤还巢:离家多年,带着求学成果回乡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肿瘤专业的博士王林并不是应届生,但他依然来到了招聘会现场。去年的专项引才活动中,王林就已经“预览”过江苏医疗单位的“行情”。
凭着王林的简历,想要留在北京其实并不算难,他的实习和科研经历足够优秀:曾在中日友好医院“熬”过了4年辛苦的住院医生生活,并凭借着优异的表现,连续两年获得医学院“优秀学生干部”荣誉,不仅攒下了多篇SCI论文,还成为了北京大学2015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
王林希望,自己的工作地点能够离老家连云港更近一些,“方便照顾父母,离家近,也能经常回家看看。家乡对于人才引进政策、就业的环境等都是让我‘心动’回家乡就业的理由。”
作出同样选择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娄菲,“我是徐州人,高中三年是在南师附中度过的。”学文科的娄菲落落大方,此前她曾在北京市对外宣传办公室新闻发布处、新京报等单位实习过,文字能力颇为突出。“回到江苏工作,生活压力相对小一些。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可以获得更高的认同感。”
大趋势
北大清华来苏就业 人数在上升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张莉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近年来,选择到江苏就业的北大毕业生人数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以来,江苏共引进1558名北大、清华毕业生到本省创新创业,其中研究生1122人,占72%,本科生436人,占28%。
江苏从1999年开始,每年都要到北大、清华招聘引进优秀毕业生人才。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介绍,2015年,江苏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赴北大、清华开展专项引才活动,分别举办江苏发展推介会、江苏专场招聘会,共组织全省185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参加现场招聘,提供招聘岗位2268个,需求人才6104人,有4600余名北大、清华及周边重点高校毕业生参加了专项引才活动,现场接收有意向来江苏工作的毕业生简历6147份,用人单位有明确录用意向的达3504人次,有18名毕业生现场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最终有286名北大毕业生、151名清华毕业生到江苏工作。
大数据
今年全省197家单位拿出岗位2101个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江苏专项引才共有197家单位参会,拿出岗位2101个,需求人才7095人。197家参会单位全是知名度较高、吸引力较强的单位。其中,省属重点企业23家、重点事业单位97家、地方知名品牌企业77家,分布在教育、科研、金融、外贸、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等多个行业。而用人单位拿出的岗位质量也是相当得高,这些岗位均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术含量的科研、技术、管理岗位,有的招聘高级研发人才,有的招聘青年教授,有的招聘总裁助理、项目总监等。这些岗位紧贴科技和产业前沿,层次高、专业性强、职业发展前景好。
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告诉记者,两所名校专场招聘的收获颇丰。北京大学专场招聘会现场洽谈北大毕业生537人,达成就业意向90人,更有7位北大毕业生现场签约。而清华专场也硕果累累,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03人,现场签约人数总数14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8人,本科2人。(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甜子/文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刘莉 余萍/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