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艺的考题有什么特点?
给你段古诗文,转化为画面语言
“有一年考费穆的经典电影《小城之春》,老电影的字幕是从右向左打的,没看过《小城之春》的学生,直接将电影题目写成了《春之城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艺校考的考题每年都在改革和升级。南艺传媒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考题设置上会更加不拘一格和灵活,更注重专业积累,没有固定答案。例如会要求学生将文学语言转化成镜头语音、用蒙太奇的多种表现手法表现制作构想。
“过去考命题写作、故事续编,很多培训机构就教考生背故事模板,不管你给个什么开头,学生都能套模板。现在题目不停翻新,比如考新闻事件,让他们转换成一个影视故事;再比如一段古诗文,转化为画面语言。去年考李白的《侠客行》,有的考生连诗文意思都没弄懂,闹出了不少笑话。有一句‘将炙啖朱亥’,有考生竟然不知道‘朱亥’其实是个人物。没有文化底蕴,想靠套路去突击,会越来越难。”
考生们也表示,今年的试题非常灵活。青岛考生小袁和同伴说,面试的问题基本上不会,“问我虚拟现实是什么?AR和VR有什么区别?还问我们什么叫公路电影,可我都没听说过。”
据了解,小袁和同伴都是一家培训班的学员, “老师平时就教一下我们编导的基本知识点,以及怎么写故事,感觉没有什么作用。”
突击型考生命运会怎样?
播音初试“刷”7000人,自己想吧
虽然考题不停翻新,但扬子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临时突击的考生仍然不在少数。
报考广播电视编导的天津考生小常几个月前刚决定艺考,昨天考下来他感觉“晕晕的”,“为什么考这个?老师觉得我比较活泼,可能借这个冲上本一。具体也没怎么准备,培训班老师让我们看电影,看100部电影,看看故事影评,了解下他们的故事讲述方式。”
南京考生小张去年小高考结束后才开始准备艺考,“文化分只有200多分,就报了广播电视编导的培训班,考南艺前一个月,又临时报了个表演专业加急培训班。”
此次参加南艺校考,小张在才艺展示环节准备了一支苗族舞蹈和蒙古歌曲,“老师根据我的条件,选了这支没有难度动作的舞蹈。蒙古歌曲嘛,唱得人不多,应该会显得比较有特色。”
南艺电影电视学院院长蔡伟告诉记者,近年来,部分热门专业提高了文化分权重和专业分要求,希望能将有真才实学的学生选拔出来。
据了解,此次初试“刷人”的比例也相当高,比如播音专业,大概8000个人参加初试,就要筛掉7000人。(全媒体记者杨 甜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