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电子产品成为孩子新的“保姆”
电子产品。当家长们无暇顾及孩子的时候,一个手机、一个平板电脑,就能让孩子安安静静的自己玩上大半天。调查显示,很多孩子对电子产品产生了依赖,经常向父母索要电子产品,否则便大哭大闹。一些家长认为,电子游戏、视频等会促进孩子智力的开发,孩子玩玩并无大碍。但实际上,孩子依赖电子产品的危害不容小觑。
1.电子产品对孩子智力发展的促进有限
事实上,电子产品并不能如很多家长所预期,会极大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相反,它反而会降低孩子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等。孩子不仅会通过感官来认识和理解事物,还会在与事物接触的动作行为中发展自己的思维。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搭与拆真实积木的行为,会使孩子的空间感和想象力得到很大提高。而搭建虚拟积木的电子游戏对这些能力的促进作用却小得多。此外,与现实的社会活动相比,电子游戏将孩子的思维局限于一个特定模式,不利于孩子主动思考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孩子的智力在现实活动中会得到更大提高
2.电子产品会导致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
一项调查显示,每天玩两小时以上电子产品的孩子,约有67%会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心理学家指出,这可能是因为电子游戏和电视节目对孩子的感官刺激比较大,使得他们无法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现实世界。还有人推测,是因为儿童电视节目的节奏变化过快,导致孩子注意力的改变也很快,因此伤害了孩子对学习这样不怎么有吸引力的事情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3.电子产品会阻碍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
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减少了孩子与他人接触的机会。而与他人接触,尤其是传统的同伴间游戏,是孩子提高社交能力的最主要途径。此外,电子产品也不利于如今家长们所重视的情商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孩子通过观察他人脸部变化,在得到他人信息反馈的过程中,不断洞察和理解他人的情绪,从而形成良好沟通,促成友好关系。而电子产品中的人物多为表情单一的虚拟人物,即使有真实人物,也不会对孩子产生及时有效的反馈,因此有碍孩子情商的发展。
4.电子产品不利于孩子主动探索生活
当孩子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后,无事可做时便会去寻求电子产品的陪伴,而不会自己积极自由地思考,主动进行探索或创造其他活动。时间长了,孩子对生活产生惰性,不喜欢主动思考,课余生活也越来越单一,成为潜在的“宅男”“宅女”。而且,这种惰性也会导致孩子在其他活动上难以激发浓厚的兴趣,产生被动学习的问题,从而使孩子庸庸碌碌,很难达到优异。
家长应多带孩子走进社会和大自然
所以,家长应该控制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与看似花样百出的电子产品相比,家长更应该花时间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让孩子在与人、与事的接触中,找到乐趣,健康全面的成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