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加以控制,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与兴趣,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这个暑假,周晓晴给家长们布置了一项特殊作业,就是“别让孩子打游戏”。
“打‘王者荣耀’需要闯关、升级,就得不断给里面的人买盔甲、买武器、换皮肤,这些都需要钱。”王路曼说,不仅自己买,有的同学还会买了送人,以此融洽同学关系。为了从虚拟世界中获得更多的认同,王路曼花了1000多元钱从网上购买“装备”。
“最近接连有孩子因为打手游成瘾,发生暴力事件,还有的跳楼身亡,看得我胆战心惊。”周晓晴表示,一些游戏成瘾的青少年由于长时间沉迷于虚拟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性格孤僻,甚至难以正常生活。“钱没了可以再挣,年少的时光却无法追回,这是最令人痛心的。”周晓晴说。
沉迷手机游戏,对身体的伤害也不可小视。“假期是学生休息的好机会,如果沉迷于手机游戏,势必对他们身体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杜忠诚表示,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用眼疲劳,视力衰退。
此外,大部分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游戏都是坐着或者躺着,长此以往会运动不足,造成肥胖,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由于玩游戏需要集中注意力,只要玩起手游就会保持一个姿势,可能会引发颈椎疾病。
正视背后的中小学生成长问题
7月4日,腾讯以饱受非议的“王者荣耀”为试点,推出健康游戏“三板斧”——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
出台防沉迷措施的,不应该只是腾讯一家。杜忠诚认为,手机游戏的开发与运营者都应该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责任。不管这些游戏产品目标人群是谁,都应有针对未成年人的严格控制与防范措施。
然而,技术不是万能的。在此之前,已有不少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规定和措施,但作用有限。“监管部门应该织起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对所有游戏进行过滤。”杜忠诚呼吁,防范未成年人网游成瘾,还要建立起游戏分级制度,明确游戏开发企业、家长、监管部门的责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游戏,这一代孩子,适逢手机游戏。”省教科所副主任刘凤华介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游戏迅速从PC端向移动终端转移,使得未成年人接触手机游戏的途径与机会增多。
“孩子沉迷于虚拟世界,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现实世界的某些问题。”刘凤华认为,要根治手机游戏成瘾,必须正视其背后的中小学生成长问题。
父母与孩子沟通少、关爱少、陪伴少,不知道孩子所思、所想,不能满足孩子的社交、情感、陪伴等需求,是导致孩子到手机游戏中去寻求补偿的重要原因。刘凤华表示,“王者荣耀”等游戏之所以受到未成年人的欢迎,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它满足了未成年人的社交、陪伴、情感发泄、自我释放等需要。
“以往,孩子频繁跑网吧,背后的原因往往是家长和学校只关心孩子学习,忽视了他们的情感需求,也不重视其他兴趣的培养,孩子与父母、老师产生了隔阂,对未来感到迷茫时,就把网络当成逃避问题、获取情感的途径。”刘凤华认为,家长和老师需要反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否给了孩子充满爱的环境,让他们的社交、情感、陪伴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否则,哪怕不让他们玩网络游戏,他们还会找到其他寻求情感补偿的方式。”
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创设一个比手机游戏更有趣的环境,把孩子们吸引到生活中来。刘凤华表示,学习不是少年儿童的全部,不要将学习填满他们的所有空间,要一起寻找适合的游戏,在游戏中沟通心灵,破除孩子的孤独感。另外,家校要紧密协同,实现家校共育。
暑假刚刚开始,孩子们又有了不少空闲时间。“孩子需要基于爱的有效陪伴。”刘凤华建议,父母应该和孩子好好规划一下,可以出门旅游,开阔眼界;可以亲子共读,补足亲情课;也可以放手做家务,让“生活因为热爱而充实”。(记者马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