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潜意识?
在教育学中比较专业,但是大部分的妈妈不太清楚的两种模式:一、显性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对外界有意识的记忆来记住东西的。比如孩子小的时候都有图卡,让孩子看图记忆。二、隐性学习模式,指内在的感受和感知,外人根本不知道进入他内心的到底是什么。当孩子看书时,两种模式都是存在的,而更多地是用隐性的模式来学习,而家长会有一个误区,下意识地认为孩子大部分会用显性的模式来学习。我们更多应该做的是让孩子更多地有自主地观察物体的过程,要给他时间观察,之后再去挖掘他的兴趣点。
如果从潜意识的层面来说,母语的学习和外语的学习肯定有本质的不同,本质不同到底有哪些?
0-2岁阶段
这个阶段,大部分是区分母语的阶段,把它叫做被动环境接收者。就是说他自己本身没有任何感觉,而且没有任何的准备,这个时候无论什么东西都会吸收,而每个孩子吸收的内容是不同的,母语的学习大部分来源于成人的互动。而孩子要认识一个事情,就是外国人说的话跟我们说的话是不同的,有这个概念就足够了。这个阶段母语的学习要多过于英语的学习,不建议对孩子使用两种语言,孩子容易弄混。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和接受的是祥和的场景,特别喜欢看温馨的书籍,而他在看的过程中,关注的是氛围和感觉,所以小朋友喜欢看的是跟他的生活相近的书籍,在这个阶段给孩子讲完整的故事和情节。比如:大象抱着小猫咪。要在潜意识上给孩子情感上的祥和的共振。把很美好的东西放在孩子的阅读当中,他显性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很美好的东西传递进去。所以这样妈妈们了解了,在0-2岁的时候要看什么书籍,小孩子开始有主观意识了。
2-4岁阶段
到了2-4岁,小朋友特别容易进入潜意识的关键词,他特别有情绪和感受的关键词一下子进入他潜意识了,这个时候他还会有一些延伸和表达,而且容易跟生活结合。给孩子逐步地用语言建立潜意识,他只要能拿耳朵听,能拿眼睛看,就算在做阅读了,开始喜欢有情绪变化的地方,开始关注自己喜欢的角色并开始模仿了,也特别关注冲突点。这个阶段最好是一半的故事,一半的生活的互动。孩子最愿意的是他选择他喜欢的那一页,然后跟家长进行亲子交流。孩子在这个阶段尽可能不要给他导入英语学习,家长可以放在游戏里面,但是不要通过绘本阅读来学习,会破坏孩子内在的积淀。而且孩子的语言感觉是通过家长讲故事当中的感受和体验的展现。我们需要的不是停留在浅的层次,而是要深入挖掘,比如看看孩子喜欢的东西的关键点。在教育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2-4岁这个阶段,孩子不是用年龄段划分的,而是说这个年龄段有个过渡期。如果错过了也没关系,以后也会慢慢地变回来的。对于孩子,显性的学习是辅助的,隐性的学习占了主要作用。
4-6岁阶段
孩子到了4-6岁,就变成了环境的沟通者,孩子有很明显的目的了,而且会千方百计用各种方式跟你沟通达到这个目的,开始在熟悉的模式里面活的运用技巧,他的潜意识里面会吸收对他有用的经验。比如说孩子在幼儿园里面学习感叹语,搞笑的语言特别快,因为最容易抓眼球。在这个阶段,需要让小朋友自己选择读的书本,在这个阶段可以加大外语的阅读量和复杂度,来增加他使用语言的成就感,在这个阶段不要求孩子说外语,让他习惯听,不反对,就是非常好的阅读了。给大家介绍一下《TheLionintheLibrary》,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关注点不同,可以给孩子放录音,让孩子听。小朋友在导入外语的时候会有汉语的干扰,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五岁之前的小朋友可以接触儿歌,但是不要用上课的方式,而是用互动游戏,在过程中解决英语沟通问题,百分之八十用听的方式。从绘本的角度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以听为主,最好是听原版,不建议一边看一边听英语,最好是看完了之后去听故事,用中文的方式去互动,最好是他能听明白的故事,大部分还是建立中文的逻辑和感受和体验之间的感觉。
最后总结
一下,如何给孩子正确的选择绘本,第一、孩子的年龄以及潜意识接受程度,这是选择书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部分。第二、绘本内容有现实意义,不能跟现实脱节。第三、考虑到绘本内容是偏显性的还是偏隐性的,是偏向于孩子的感受还是偏向于给孩子教知识。第四、最精确的明确绘本使用目的。第五、就是选择一个可持续性的书籍,2岁可以看,5岁也可以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