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写他的老师时提到:“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小时候我们时常可以听到有关于“戒尺”的故事。 3月13日,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戒尺进入课堂”仪式正式启动,全校36个班级每个班都配备了一把印有《弟子规》的“戒尺”。让“戒尺回归课堂”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
摆放在教室的“戒尺”
校方:做“良心”教育,是“戒尺进入课堂”的本意和初衷
班主任老师双手捧着一把戒 尺,缓缓走进教室,全班学生见到戒尺后集体起立,自觉向这把戒尺行拱手礼。紧接着,戒尺“入座”讲台,班主任也向这把戒尺鞠躬行礼。这是4月2日上午,发生在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校五年级一个班级的一幕。
早在今年3月5日举行的教职工大会上,大竹县第二小学提出了“戒尺进入课堂”的想法。经过反复征求老师和家长们的意见,多次召开支部委员会和行政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发出《告家长通知书》。3月13日,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戒尺进入课堂”仪式正式启动,向全校学生及家长讲解了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
“让戒尺进入课堂”,即:由学校给各年级各班分别配备一把刻有《弟子规》内容的标准戒尺,如果学生的行为和表现违反了校纪班规或老师所作的其它规定,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作业马虎或不完成作业、目无师长、品行不端等等,老师就可以动用戒尺对学生实施轻微惩戒,以达到让学生认识错误、改良习惯、心存敬畏、勤学上进的目的。 在谈到 “戒尺进入课堂”的初衷和想法,沈逢春校长表示,大竹县第二小学是一所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学校。学校现有在籍学生2000多人,留守学生就占了接近一半,由于部分家庭教育无法跟上,很多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甚至存在很多坏习惯。
“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是充满了信任和期待的,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束手无策。我们不管谁来管?承担教育重任,是学校的责任和使命,更是全体教育人起码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良心。”沈逢春校长表示,让戒尺进入课堂,通过发挥戒尺的惩戒作用和威慑作用,帮助学生纠正或改正学习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引领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阳光做人、健康成长,正是学校顶着压力开展这项活动的本意和初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