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注册
闽南网 > 教育 > 校园 > 正文

聚焦大学生消费变迁:必备品从饭盒变成手机电脑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8-23 09:40 /

­  近期,浙江一位准大学生嫌每月1200元生活费少一事引发热议,不少网友感慨“如今养个大学生成本太高!”

­  从上世纪80年代背着水壶脸盆去学校报到,到如今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成大学新生标配,几十年间,中国大学生的“入学装备”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条件提升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但如今大学校园内越发明显的攀比风气也同样引发人们思考。

­  资料图:2016年9月,山西大学大一新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报到。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  1989年入学

­  ——必备品是自己的饭盒

­  1989年,贵阳小伙杨劲松考入了西北轻工业学院(现改为陕西科技大学),远赴他乡求学。

­  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代,他笑称:“那时候的生活极其简朴,入学的必备品是自己的饭盒,因为食堂没有公共的餐具。”

­  杨劲松告诉记者,当年自己的生活费由家里提供,一个月家里寄80元,主要是用于吃饭,少量用于购买书籍、生活用品等,基本上没有校外的娱乐花费。

­  “记忆里,那时候大家都很节俭,除了学习用具,没有能力购置其他物品。少数家庭条件好的,有随身听或者吉他。”杨劲松说。

­  大学期间,杨劲松和同学们的消遣娱乐项目就是打扑克,基本上没有什么开销,他和同学们偶尔会结伴去周边旅游,也是穷游,相机都很少,纪念照基本上没有。

­  “当年也不流行出去吃饭,因为没有钱,大家都是老老实实吃食堂。大部分同学平时打饭就是吃4毛钱的菜,有一点肉丁,一周才敢吃一次肉,一份酱牛肉8毛钱啊!”

­  在学习方面,那个年代,磁带、书籍对于杨劲松和同学们来说都是很珍贵的,大家都会特别珍惜,很认真地去听、去读。

­  “傻,但是很真实,生活很有厚度,回味起来还很留恋。”在杨劲松看来,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和以前比,最大的差异是物质条件有了巨大的提高,孩子们很少有节俭、早日自立的意识。

­  “我们那个年代,基本上都是毕业了要马上自立,不再花家里的钱。除了基本生活费,很少能得到额外的钱用于娱乐等方面消费,每次放假回家都要买硬座车票,全程需要30小时。”杨劲松说,那种吃苦的锻炼特别有益。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篮球比分直播: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025年湖南省考成绩查询入口:湖南人事考试
  • 2025年辽宁省考成绩查询入口:辽宁人事考试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2025篮球比分直播: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篮球比分直播: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闽南网记者探班原创舞剧《海的一半》(视频)
    闽南网记者探班原创舞剧《海的一半》(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饶雪漫做客南安职专,与学生畅聊青春: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聚焦主题 见证世界顶尖高手逐鹿 世界田联钻石联赛 “青春文学教母”首次来南采风 福州市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 余光中之女余幼珊回乡参访 城中村向高质量城市社区转型 湖里浦园社 总投入300多万元 丰州明志小学教学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