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说
面谈没范围,导致心里没底
记者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门口看到,由于今年不笔试,学生们只带了准考证进考场,神情非常轻松。一位家长告诉记者,由于不知道面谈的内容,实际上心里没底。“我们也帮孩子复习了一些社会热点和生活常识,比如最近很火的共享单车,有什么积极影响,推广的过程会遇到什么问题?”
“我们学区的初中也不错,离家近。到这边来就是让孩子尝试和感受一下面谈的氛围。”采访中,一位家长坦言,在选择公办校和民办校时,要尽量理性,孩子上学不是非民办不可。“即便考上了,我们一家人也要坐下来商量一下,选择一所最适合孩子的学校。”
“我们家孩子性格有点内向,不知道面谈的时候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家长吴女士(化名)担忧,孩子平时成绩不错但不擅长口头表达,万一现场表现不理想,可能会影响录取结果。“录取的标准不明确,如果没录取,我们也不清楚孩子哪方面不够学校的要求,也没办法让孩子做出相应的改进。”
学校说
面谈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
“面谈导向积极,学校和老师都非常支持。”南京一所民办学校的负责人感叹说,按过去的模式,把学业水平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学生和学校的负担都特别重。考一张卷子虽然简单,但导向上出了问题,迫使很多学生提前学奥数、英语,不断地加深学习难度,花费了大量精力。对于学校来说,“不赞成‘割韭菜’式的招生,最好是根据课程特色、办学理念,选择最适合学校的学生。”
面谈能不能客观评价孩子的能力?对此问题,该校长说,“老师在和学生交流时,会重点考察他们的视野和知识体系,这是可以掌握的。”他认为,招生方式的转变也给学校带来挑战。“面谈过程简洁,不涉及学科知识,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习惯。”这就要求学校充分发挥智慧,将招生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为此,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将面谈分为多个批次,以便老师充分了解学生;让学生带一本小学阶段的作业本,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这能反映出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成长手册里小学老师的评语被列为参考依据。 除了面谈,学校通过这些细节,也可以全方位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