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教育”把科学兴趣“教”没了
是否还有其他地方出了问题?
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对科学的兴趣,对后续学习以及是否从事科学领域工作有预测作用,而大部分人的科学兴趣是在14岁前建立的。
知名创客教师、北京景山学校吴俊杰表示,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兴趣,老师要做的是如何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带他们走进科学之门。
然而,事情不尽如人意。
每三年进行一次的PISA测试,主要针对全球15岁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和科学方面的评估。“情境化”是PISA的特色,每道题都是一个蕴含多种科学知识的社会情境。我国此次位居总分榜第十,拿到高分的学生比例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运用知识解决情境中“真问题”的能力不足。
吴俊杰说,在我国,科学教育向来以“教”为主,只有小部分科学老师会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空间。“科学教育的目的当然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科学家,而是要让他们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探究,像工程师一样动手实践,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依据证据得出结论。同时,让他们对自然中更多的事情感兴趣。”吴俊杰说,“千万不能在‘教’的过程中把他们的科学兴趣弄没了。”
中国教育学会科学分会秘书长蔡矛表示,让孩子爱上科学,需要从中小学课堂做起。全社会科学素养的提高,应该从中小学科学课抓起。
(科技日报北京1月12日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