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4日,“厦门青年五四奖章”获奖名单揭晓,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台籍教师陈经超名列其中,与其他39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厦门青年一起成为这个城市的青年“领军人物”。
此时距他2010年第一次成为“新闻主角”过去了整整5年时间。当时,刚刚取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的他,选择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成为大陆“985” 高校体制内任职的首个台籍编内教师。
回首自己在大陆13年的成长经历,陈经超由衷地感慨道:“我的缘分在这边。来到大陆之后,我的生活越来越好,路越走越宽广了。”
陈经超近影
一场关于未来的选择
2001年,台湾大学农学院大三学生陈经超开始认真地思考之前曾多次在心中出现的念头——到大陆发展。陈经超曾有过一次大陆行。当故宫、圆明园、颐和园、黄花岗烈士墓等这些原来只在课本上看到的东西真切而生动地展现在眼前时,他被深深地震撼了。“课本上描述的国土之大,终于能亲身感受体验一回。那种感觉,深刻而美好!”
那段时间,美好的记忆与无限的憧憬交替在脑海中浮现,他决定专程赴北京大学实地考察一次。当年10月,在北大老师的帮助下,他旁听了光华管理学院的一些相关课程,学生们高涨的学习热情让他至今难忘。
返台时,他的行囊里没有给亲友的特产礼物,而是一大摞厚厚的北大考研教材。命运似乎有意考验他:次年3月北大和台大招考硕士的时间竟然在同一天进行。于是,他果断放弃了台大的考试,报考北大。功夫不负有心人。6月份,他接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
一个关于融入的选择
台中与北京,相距近2000公里,气候环境不同,生活习俗迥异。为更好融入,陈经超放弃与北大的台湾同学同住,主动要求和学院的大陆同学一起住。
相对于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学习上的困难似乎更大。坚持不懈,一点一点地“钻”和“啃”……用这种劲头,陈经超顺利完成了硕士学业。无论在台湾大学还是在北京大学,陈经超总是刻苦攻读的学生之一。在台大本科他读的是农学院,他主动选修了管理学课程;在北大攻读管理学硕士时,他又选修了新闻传播学课程。得益于这种未雨绸缪的意识与顽强拼博的精神,2006年萌生考博念头时,他又顺利考上了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博士。
博士阶段的学习让陈经超眼界大为开阔,尤为重要的是,他得到了很多接触大陆国企的机会。他先后担任策划国家新闻总署“中国报业与广告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课题、“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战略”课题总召集人,以及参与国资委下属的两个大型国企项目课题研究。正是这些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与国企打交道的经验,为日后进入体制内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种关于接纳的选择
陈经超说,他来大陆的头几年,每次回台湾,亲友们问得最多的就是“你为什么去大陆”;如今,亲友们见到他都说“你好聪明,怎么这么有远见”。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他说:“我的看法始终如一,我看好大陆经济的发展,也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2009年5月,球探体育比分:出台《关于做好取得内地(祖国大陆)全日制普通高校学历的台湾学生来闽就业有关工作的通知》。“以前台湾老师都属于外专局管的外聘人员,有很多福利比如分房这种巨大利益都享受不到。现在,都可以享受了。这不仅为我在大陆工作提供了保障,还让我有种在体制内被接纳的感觉。”
在陈经超之前,曾有两名台湾学生被球探体育比分:属高校录用,但因为厦大属于教育部中央直属高校,性质不太一样,这给他带来不少待遇及福利认定与享受上的困难。教师资格证是他遇到的第一个“麻烦”,就业证又成了他的一大烦心事。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陈经超却很乐观:“在我看来,大陆有时或许有很大问题,比如有很多内部资料要补齐、制度要完善,甚至法规要调整。但我感觉它在慢慢地调整改进,为我们在做一些工作,这一点我挺感谢的。”
一项关于使命的选择
陈经超说,如今自己算是在厦门真正生根落户了。“工作稳定了、家庭也安顿好了。下一步,促进两岸新闻交流是我努力的方向。”
目前,他在学院里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公共关系和新媒体课程。他表示,教好书是他的本职工作,全力做好它是他的第一要务。作为厦大老师,他认为自己还肩负着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地方政府和企业非常需要危机公关方面的知识,自己应把自己所擅长的危机公关应把握的原则、处理技巧、应对措施等知识传达给社会,从而帮助更多人增强这方面能力。
时光飞逝,转眼陈经超来厦门已有5年时间。如今,他对厦门越来越熟悉、资源也越来越丰厚了。他将一度给他带来困扰的台籍身份逐步转化成独特的资源优势,为推动两岸教育和文化交流出力。他认为,现在他做两岸交流这件事逐渐地水到渠成。接下来,他还将努力地尽己所能为两岸教育交流添砖加瓦。(熊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