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伦敦西区繁华喧嚣的主干道,步伐悠哉地绕进一条不知名的小巷,我被点缀在橱窗前的花朵吸引,情不自禁地停驻于前。娇嫩的嫣红绽放于翠绿的背景,似曾相识却又记不清在哪见过。
抬起头时,视线透过玻璃看到明亮橱窗后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他正低头擦拭着橱窗后的一件银器,眼神认真而温和。静静地看着他,我不由觉得他有几分像Thomas。瞬间的认知,将我脱轨的思绪带回遥远的上海。这种感觉很奇特,记忆和现实交错,斑驳交错,让我分不清眼前的景象属于过往抑或现实。
跟Thomas相识是在一家咖啡馆,最初去这家咖啡馆,同样是走过路过的偶然。那天太阳热辣,我眩晕着在路上走,正巧在转角处发现一家小小的咖啡馆。多年之后,我始终清晰记得那天的情景,同样是透过橱窗,我对上Thomas的视线。那是极温和的眼神,彬彬有礼而又从容深刻,令人印象深刻。推开门,视线所及之处皆是精致的维多利亚式家具和英伦风格的银器,还有就是Thomas面带微笑的脸。这就是最初,我对英国和英国绅士的印象。
Thomas是这家咖啡馆的主人,太太是中国人,在膝下子女各自成家立业后,他陪伴着太太回到上海,不喜欢过于漫无目的的生活,于是开了一家咖啡馆。他亲手研磨的咖啡美味却并不昂贵,奶油、方糖和焦糖的比例恰到好处,可惜咖啡馆所处的位置并非闹市,客人不多,却恰恰成全我想要的安静。
那时的我,结束了无拘无束的大学生涯,毕业证书上的照片真实地刻画着我憧憬却又迷惘的眼神。离开校园后,我并未实现自小的理想,而是在一家银行开始朝九晚五的工作。那份三年一签的工作合同搁在手中沉甸甸的,好似在提醒我一生的规划路线,如陀螺般繁忙,却无趣。我麻木地在这个速食年代奔跑着生活,就好像坐上一辆既定了路线的直达车,不需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荒野跌撞,一切都交给了司机。这种感觉犹如活在半空中,虚空着、仓皇着。这是生活的原貌,没有太多的选择,只能强迫自己去习惯所有应该习惯或不应该习惯的。后来的日子我开始不可遏制地着迷走路回家,每天尽量挑选不同的路线,收集着沿途的梧桐叶或蔷薇花瓣,闲逛逗留于不知名的建筑或小店,好似这样才能游走在熟悉的世界之外,去收获一些意外和惊喜,这当中就包括Thomas的咖啡馆。
Thomas是个安静的英国老绅士,很少跟客人说话,绝大多数时候都只是认真地煮咖啡和打理咖啡馆。我试图去了解自己喜欢这里的原因,然而却不得其所。记忆中,Thomas和他的咖啡馆是静态的,每个动作都异乎寻常地缓慢;而咖啡的香味却是动态的,里面蕴含着太多的滋味。就好似听一首意境深远的民谣,旋律并不复杂、音色简单纯粹,却演绎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好像就是这样的感觉,不精确,但却是我唯有能够描述的比喻。我不否认自己喜欢这种感觉,只是霓虹灯照耀的上海炫丽无比,我在这个城市长大,无从回避这种紧张和浮躁,毕竟它们早已融入我的生活。但喜好是无法掩盖的,至少在内心的驱使下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走进Thomas的咖啡馆。日复一日地去,时间的流逝使得偶然变作习惯,与此同时,我忘了去问自己原因,忘了去了解我迷恋的理由。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自己每天专程绕路去这家咖啡馆耗费了太多的时间,便强迫自己停止这种莫名的行为。不可否认,我是个念旧的人,所以必要时我常常对自己更加决绝。于是,惯性戛然而止,只是我当时不清楚,有一种什么情绪也渐渐消失不见。
几年后,当我穿梭在伦敦的小巷,偶遇一家小店、邂逅一位老人,仿佛是不期而遇的惊喜,让我触摸到遗失的岁月长河里某个浅浅淡淡的情绪,随之刹那萌生一丝贪念。这一切来得很突然,记忆穿越了好些年,可其实也就是一瞬的时间。时光好不经意,我却隐隐约约从绵绵往昔中找回了什么。
收回思绪,再次看向橱窗内的老人,他仍旧静怡着,眼神和蔼,仿佛知晓我矛盾的心绪:不敢走进,却又不想远离。所以他贴心地回视我,带着包容的微笑,随即低下头继续细心擦拭银器,不再看我。
——在地球的另一边,原来日子可以这样简单安静地度过。
我不知道自己为何暗暗松一口气,天空仍旧蔚蓝,云朵轻悠悠地飘过,缝隙间穿过一道光线,给街道增添了斑驳的树影,如同沉睡的人,忽然睁开了眼眸。
或许你也有过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或多或少、或浓或淡、或苦或甜,但都仅仅属于你自己。如果有那么一个人,看完这篇文章,忽然回忆起曾经不敢奢望的飞翔,亦或是心中曾经有过的念想,那我祝你早日实现。
(作者:徐敏,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全球EMBA2013级,上海清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本文为其2014年夏参加上财商学院全球EMBA剑桥模块所写的游学笔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