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1:
100个人有100种唇形
怎么读唇?
对江梦南而言,一个发音重复一千次能学会已经算很快的速度,可以想见学习的难度。
但熟能生巧,她也逐渐掌握了规律,“每个人的唇形大同小异,慢慢地就学会了。但学习唇语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唇语方式,每当认识一个新的朋友时,我总是需要几天的时间来熟悉这个朋友的口型,然后才能较快地明白对方要表达的意思。”
挑战2:
课堂上老师语速快
读唇“听讲”跟不上
听力受限除了给江梦南平时的生活带来难题,学业上也会遭遇很大障碍。
课堂上老师讲话的语速较快,知识点又丰富,如果依靠读唇语来跟上学习的进度几乎不可能,效率也大打折扣。
因此从小学到中学,江梦南除了课堂上努力“听讲”以外,还依靠看书本、板书、课堂展示幻灯片和课下的自学来完成。由于迟一年上小学,江梦南为了赶上同龄人的学业,向父母说自己想要从四年级跳级到六年级。于是那年的暑假,江梦南的父亲在家辅导她数学,母亲则负责语文和英语,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她顺利学完了五年级的课程,如愿在新学期进入六年级。
挑战3:
高考英语听力,怎么读唇?
学习英语不可避免要接触听力和口语考试,江梦南听不出英语的发音,只能靠看音标练习口语。中学时期老师会在她的面前读英语的听力,中考时,郴州市教育局特意为江梦南设置了“独立考室”,由老师面对面读语文和英语的听力题,高考的时候英语则是按笔试部分的分数折算总分。
讲起自己备战中考高考的时光,江梦南觉得很怀念:“那时候每天早起晚睡,希望能够多学一点,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儿花,虽然复习考试很紧张,但不觉得累,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光倒成了我人生中的宝贵回忆。”
挑战4:
听不到声音,没法进实验室
2010年,江梦南参加高考,虽然分数超过一本分数线,但她觉得没有发挥好,坚持复读一年。第二年,她以615分的成绩进入吉林大学的本科药学专业学习。硕士生阶段在吉林大学选择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作为研究方向。这个专业是学校教授杨晓虹帮她选的,因为担心江梦南听不见声音,进实验室会遇到危险。对江梦南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完成了小时候的梦想,她说:“小的时候觉得学医很崇高,可以救死扶伤,就想学医,但是听力受限,不能填报医学,于是选择了药学。以后希望能够在生命科学领域里寻找最有价值的发现,为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挑战5:
研究生专业内容
怎么参加讨论
然而学习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难免也会遇到因为听力带来的解决不了的问题。读研期间,江梦南和同学会定期开组会,对自己的研究内容以及这个领域进行一些探讨,但由于讨论内容涉及很多专业名词和复杂性的内容,光看唇语不太能及时明白别人在说什么,所以很难加入进讨论,这时候江梦南就会在别的地方努力做得更好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尽管江梦南没说怎么弥补,但紫牛新闻记者可以想见,她一路上一定付出了比旁人多几倍的艰辛和努力。
江梦南的毕业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