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个“迷弟”还不满足于此。他当时找到的几本海子传记都无法令人满意。
“当时资料很少,而且人们对诗人有很多误读。”边建松说,“现有的海子传也有局限,例如海子童年的经历细节描述比较少,海子来到昌平后的经历也鲜有人提及,那些传记里甚至很少提到他的作品。”
1997年开始,边建松终于亲自动笔写起了海子传。没想到这是个长达20年的写作马拉松,痛苦而幸福。
到了2010年,《海子诗传:麦田上的光芒》出版。这本书,可以视作今天这本《海子传》的前身。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辽宁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文学院张立群教授在甄别当下市面上流传的十多种海子传记后,认为边建松所作的海子传是众多海子传中“最出色的一本”。
又经过了7年多的积淀,边建松补充了大量资料,再版了这部传记,《海子传:幻象与真理》于近日出版。
这是一部诗性和理性并存,独具价值的人物传记。本书由五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刘运来老师设计装帧,全书既有现代风格,又显简洁雅致。
探访海子的朋友
找到“春暖花开”的源头
“你知道我的诞辰、我的一生、我的死亡,但不知道我的命。你知道我的爱情,但不知道我的女人。你知道我歌颂的自我和景色,但不知道我的天空和太阳以及太阳中的事物。”
这是海子的作品《弑》中的一句,也成了他自己的写照。这个26岁就戛然而止的短暂人生,留给世人的不仅是灿烂的诗文,也有无尽的谜团。
“我想写一本海子生涯编年史,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还原海子。对我来说这也许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边建松说,“我着重从海子诗歌来观照海子其人,重点放在以诗证人、以人解诗。海子那些带有自传性质的诗篇,是解读海子的一个重要关节点。”
边建松寻访了许多海子生前的好友。当时他读到海子那一首叫《生日颂》的长诗,发现这首诗是海子献给“理波并同代的朋友”的。
那么,这个“理波”是谁呢?
边建松经过网络几经搜索,找到了这个“理波”,原来是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同事孙理波,当时的中国政法大学已经搬到昌平办学。
边建松通过孙理波的博客联络上了他,后来又到上海与他见面。
“我在怀宁海子故居翻看了海子在昌平时期购买的书,看到海子在昌平给家里买的电视机、电风扇。在采访孙理波的过程里,更是获得了许多海子在昌平生活的细节。”
在孙理波的眼里,海子是个快乐的人,海子和朋友在一起时的状态,和他创作时的孤独完全不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