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到河边二三十米,是几块零碎的菜地,种着青菜、芫荽、胡萝卜等。这些并非刘汉清的“杰作”,而是76岁母亲刘加红精心打理的结果。
屋子里的家具,全部是父母在20世纪70年代置办的。一笸箩剥开的蚕豆,都是虫蛀的痕迹,随意摆放在桌上。
地上有一堆小得可怜的山芋。刘汉清家里没养猪,这山芋应该是他自己吃的。
“大学没毕业,你父母没怪过你?”
“没,他们什么都没说。我回来后,该吃吃,该睡睡,继续研究我的数学,愿意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
“那你研究数学,有什么目的吗?”
“你这个问题,有点过分了吧?”刘汉清显得有点不开心,一下让记者也愣住了——怎么就不能问“目的”了呢?
“我就是喜欢数学,喜欢研究。这也是我荒废其他学科的原因。”
“那有什么研究成果吗?”记者只能换一种方式去问,依然没能免俗。
1989年的时候,刘汉清还真有了点“成果”。那一年,他在研究“素数在自然数中的分布”,写了15页纸的“论文”。
他的高中同学翟明,首先想到已在美国的同学陈国营。陈国营将他的研究翻译成英文挂到网上。后来,陈国营收到一位挪威数学家的信,说论文看到第3页的时候有些疑惑,需要与原作者交流交流。
翟明让刘汉清针对数学家的困惑重新说明一下,翻译成英文寄了过去。但是,再无下文。
“既然外国的数学家看进去了,也有疑惑,说明刘汉清的研究是有一定价值的。”已是《泰州晚报》总编的翟明,当时就希望能有人来验证刘汉清的研究成果。
1990年,当时只是乡镇教师的翟明陪着刘汉清,想方设法找到了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潘承彪。
当时为数学研究慕名前往请教潘承彪的人很多,但实在受不了翟明的死缠烂磨,潘承彪只能答应抽空看一下再给说法。
回兴化一个多月后,兴化科委收到潘承彪的来信。来信只是说,刘汉清的论文第5页上有个论点未经证明,接下去的论证就没有意义了。
“那个地方根本不用证明。”刘汉清说,潘教授骨子里有点看不起农村人的研究。打那以后,他不再继续纠缠潘教授。
随后,刘汉清陷入了长期的沉默。研究照常,只是不再轻易说什么“成果”。
对于别人的不解,刘汉清从来不去解释。“你们不懂。理科转化为工科的应用,工科再转化为实际应用,都是隔了好几层的。我说了,你们也不懂。”
长期赋闲在家,朋友们尝试给他找些工作。曾经有个朋友,让他到兴化刃具厂去做热处理车间的技术员,但刘汉清只是去看了看,一周以后就离开了。
“那里太吵,我没法好好思考。”刘汉清说,“数学就是我的一种爱好,放弃了心里就不舒服。”10年前,刘汉清对数学的痴迷已经到了夜不能寐的程度,严重影响到身体健康,经常要大量服用安定片,才能睡觉。他只能暂时放弃他的研究。
今年高考之前,当人民大学毕业生沦为赤贫农妇的消息见诸报端时,又刺激了《泰州晚报》总编翟明的神经。于是,刘汉清重新浮出水面。
“你后悔过自己如此痴迷数学吗?”记者不免世俗地问。“从来没有后悔过。”刘汉清肯定地说,“再休息半年时间,我会继续我的研究。尽管我的那些资料都不在了,还都在我脑海里。”
采访到这里,记者很佩服刘汉清。但与周围村民一聊,这种钦佩感立马荡然无存。
“他就是一个废物,烂事无用。”
不止一个村民这么评价他,包括很多老人,他们更了解刘汉清的过去和现在。在村民眼里,大学没读完,就是一个失败者。
回到村里不能面对现实,不去自谋职业,这么大岁数还在靠父母养活,就是好吃懒做,“烂泥扶不上墙”。
一个现实的社会,怎么可能容忍这样的“废人”存在?事后得知,刘汉清的那一大堆数学资料和研究“成果”,正是被他的弟媳妇烧掉的。
不难理解。在农村,公公婆婆还在家中忙里忙外,丈夫也在为生活辛勤奔波,偏偏家里的大哥什么事也不做,“酱油瓶倒了也不去扶”。一把火烧掉那些让大哥痴迷的数学资料,或许是她最好的发泄方式。
至此,这稿件还有必要写下去吗?记者犹豫了。
进村以前,记者见到了匆匆下田干活的刘汉清的母亲。她已经76岁,依然操心自己54岁的儿子。而54岁的刘汉清,竟然只傻坐在家中,无所事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