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有这样一种对话:很多考上“×大”的硕博都免不了要被问“你本科是×大”的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气氛常常有些尴尬。
不过,就像毕业于三本的作者所说:考上北大的研究生,如果仅仅满足于这个名头,就辜负了这里对我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北大教会我自信地戴上这顶三本的帽子,因为这代表一个人拥有着独立的思想。
01
考上北大研究生后,最常被问的问题是“那你本科是北大的吗”?
通常发生在初次见面,我能感受到对方的期待,我能猜测到对方已经备好了夸赞之词。但,我不得不将对方的期待打个折扣,“不好意思,本科不是北大的”。
出于惯性,对方一定会追问“那你本科是哪儿的”?“小学校,没什么知名度。”对方觉得你谦虚,或者想为你挽回点颜面,“你说说看。”我实话实说。
“哦。”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对方的确没听说过,但忘不了客气地恭维一句:“那也挺厉害的。”
02
我想这种尬聊一定不止发生在我身上,因为它太日常了。所有考上“×大”的硕博都免不了要被问“那你本科是×大”的吗?
你想不明白,本科是哪儿重要吗?当然重要。这涉及到你在对方的心理定位,是一个999K纯金学霸还是银鎏金或铜鎏金的学霸。或许也涉及到对方对自己的心理定位。
曾经有位外校同学得知我本科学校对我说:“原来北大的生源已经差到这种地步了!”我不知道他是故意还是故意说出这句话。但好一阵儿,我都感觉到抱歉,尤其对我们专业41位同学中17位来自北大本校的同学,和其他来自复旦等名校的同学。我想会不会因为我考上了北大而给北大抹了黑。如果是这样,那我宁愿去黑隔壁……
其实本科时我就很怕别人问我学校。我于2009—2013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读会计学专业,学校名字很长,12个字,一口气说出来有点缺氧。简称也很长,“西建大华清学院”,说的时候未免底气不足。
特别羡慕名字短的学校,比如西安交通大学,简称“西安交大”;北京大学,简称“北大”。短促的句式比长句更有效率,也更有力量。
我本科学校是独立学院,也就是三本院校。虽然设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名下;虽然全部师资都和校本部共享;虽然全部专业都在陕西省二批次招生;虽然截至2017年,全国已有23个省取消了第三批次本科,国家也支持全国各省份尽快取消所有批次。但占全国高校总数高达四分之一比例的独立学院与民办大学,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中国高校鄙视矩阵本科生链条最末端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