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名为《清华女博士辞掉高薪,回乡做守陵人》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文字介绍称,清华大学建筑专业博士梅静回到老家河北易县守护清西陵。9月26日,梅静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自己回乡并非是做清西陵的守陵人,而是在清西陵附近的村子创建了一个包括公共图书馆、绘画创作、教育讲座等功能的书院,目的就是想把家乡的文化遗产传播出去。
梅静和孩子在一起
当地的村民来到书院听课
9月25日,身在河北易县的梅静看到自己出镜的一则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这则视频不到一分钟,但播放量已过百万。视频文字介绍称,梅静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辞去北京高薪工作,回家宣传清西陵文化,“开始了守护陵墓的人生历程”。
对于上述文字介绍,梅静并不认可。她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2009年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毕业,毕业之后就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了7年,并非网传的清华博士,而是清华建筑学院的硕士。2014年底,她辞去了在北京的工作,回到自己的老家河北易县,在清西陵附近的五道河村创建了一个 “听松书院”,这个书院功能包括公共图书馆、公共教室及活动室、绘画创作空间、民宿等,同时进行一些教育活动及带有清西陵和易县元素的文化产品设计。并非如网络视频所说,她是一个清西陵的守陵人,“我不再重复祖辈人守陵人的职责,现在有专人在做清西陵的保护工作,我只是把这些我熟悉的文化遗产传播出去。”
但是对于清西陵,梅静是十分熟悉的。从清雍正时期开始,梅静的祖先就在清西陵做守陵官员,他的父亲也在清西陵工作。从小,梅静就跟着父亲去清西陵的各个陵进行修缮,冬天则去雕刻砖花,和父亲一起补陵上丢掉的一些砖雕,还曾特意去故宫找相近的图案,把它拍下来,并帮助父亲把图案画下来。而回到家乡后,她也经常到清西陵去写生,对清西陵建筑的细节进行发掘和记录。
书院建成后,经常有当地的村民来到书院看书,也常有妈妈带着孩子到书院听梅静讲课和其他讲座,梅静称这也是她做书院的目的之一,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连接体,为家乡做些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