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孟宝跃《红楼梦》书法创作作品。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李华锡 摄
书稿匠心独运 创作数十幅书法作品
经过近8年的研究整理,长达19余万字的书稿终于完成,书的出版获得了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淮北师范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
在书稿的研究上,孟宝跃可以说是花了功夫的,他对《红楼梦》中的书法文化展现、书法文化在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推动、思想感情表达诸方面的作用、体现的文化意义等方面,都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
又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红楼梦》与《镜花缘》对书法元素的运用作了比较,并进行了异同、得失方面的分析;对《红楼梦》现实景观中的书法应用,也作了在具体考察基础上的公允而专业的评判。
在书稿的最后,孟宝跃又回到书法艺术的本体,他以小说中的诗词歌曲和匾额联语为题材,咀嚼文字内容,体会作品的意境,设想其中艺术效果,并与实地考察的红楼现实景观相结合,总结了《红楼梦》书法与文学的双向启示,创作了风格独具的书法作品数十幅。
孟宝跃说:“书中的书法作品并不是孤立的,这些作品多是在细心体味作者的用心用意的基础上创作完成的。”
希望读者理解真情 将继续研究小说与书法文化
虽然《红楼梦》的研究著作多得惊人,但孟宝跃觉得从自己的角度写出此书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在这种感觉的牵引下,逐步形成了这部拙作。”
孟宝跃说,由于深知自己的怪癖,在写作时他坚持不刻意拔高小说中书法文化的作用,让小说自己去告诉读者书中的书法故事。
当记者提到“出版此书的意义”时,孟宝跃表示,他希望此书能够起到引起读者重视《红楼梦》中书法文化的运用、作用及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红楼真情。
在研究红楼的几年里,孟宝跃的女儿孟笑飞也在其影响下爱上了《红楼梦》,并且经常帮助父亲搜集整理资料。在采访中,孟笑飞笑称在帮助父亲整理材料过程中,也被《红楼梦》和书法文化深深地“化”了一下。
提到未来,孟宝跃说他将继续研究明清小说中的书法文化,“小说有趣,以书法文化的角度读小说更有趣。”(见习记者 李华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