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调查
家长 宁送兴趣班也不放家“散养”
4个兴趣班大约4500元,两个考级和一个参加竞赛大约1200元,带女儿出去玩用了4500元至5000元,暑假没过完就花了近万元,这是淮安市一名普通公务员家的“女儿暑期账单”。
据这位家长介绍,女儿暑假后上4年级,暑假报了篮球、国画、书法、航模兴趣班,好在4个兴趣班都是女儿自己喜欢的。不过,孩子很多同学都去上数学、作文、英语班,经过商量,可能下个学期女儿也要去上。
这名家长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女儿白天几乎没有时间玩,刚从一个兴趣班教室出来,就要转战另一个,家长接送累,孩子也累,“但是没办法,孩子单独在家,电、煤安全不放心,看电视、玩游戏也不放心,宁愿放在兴趣班也不能放在家里散养,就权当暑假为孩子找个‘全能保姆’了。”
与这名公务员家长不同,梁先生夫妇都是老师,这个暑假不仅带儿子到北京、日照旅游,还帮他报了一个体育类的“辅导班”,这是因为中考时体育有60分,可以说是被“逼”而报。
“根据我的多年教学经验来看,报辅导班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因为这些学生有依赖性,反正课后还有辅导班老师。”梁先生同时也认为,“暑假让孩子上个兴趣班,倒是无可厚非的。”
专家 辅导班不一定是最好选择
淮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江苏省清河中学老师陈淮高认为,暑假期间孩子生出这么多是非,一个原因是孩子“人生自由”被家长强行剥夺,这边走出校园那边就被迫走进家教,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比不放假还累,于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萌生了歪点子,让父母们也不得省心;二是学生放假一下子离开了学校,离开了老师,加之父母们也没时间陪他一起做点什么,他们就像刚出笼的小鸟,不知道往哪儿飞。
陈淮高建议,暑假期间,老师可以和学生家庭建立微信平台,及时引领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网上阅读、智力游戏、生活小常识讲座等等。家长还可以开展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开展居民生活现状调查、开展环保演讲活动等。
陈淮高表示,学生本人可以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读一本好书,让父母带看一次电影,在网上给老师、同学晒一个自己暑期生活的照片等,还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为需要帮助的人做好事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