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校和竞赛两头忙
还得应付自主招生
忙,是学霸们的普遍状态。像参加第34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的一群浙江高中生,上周在绍兴拿完奖,本周又赶赴北京参加比赛,马不停蹄,不要说暑假了,连接受采访的时间都没有。
其实,也不止浙江,全国各地的学霸都没有暑假。小沈在清华上课时,认识了来自安徽无为中学的小高,因为经历相仿,两人蛮聊得来的。钱报记者趁机采访了这位安徽学霸。
暑假期间,小高一直保持高强度的学习模式,除了参加清华的暑校,还准备参加8月底的物理竞赛。
“竞赛训练不仅要靠校内老师的辅导,还有大量的预习和复习要自己搞定,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小高说,“像这个暑假的竞赛训练,每天上午,老师会为我们上三小时的课程,下午三到四小时留给我们自习,不懂可以问老师或者相互交流。。”
按高同学的说法,这次来参加清华暑期学校,是从准备物理竞赛的过程中挤出来的时间,每天除了听大学老师上课,参加各种活动,还要抽时间复习竞赛的内容,所以近日的学习强度比平时上课还大。
“那天听读清华暑校的另一位竞赛生在算学习用品的损耗——在准备竞赛阶段,他不到一个月,就用光了17支笔芯,写完了4本笔记本,每天做1~1.5张试卷……我自己还没算过,应该差不多。”小高告诉钱报记者,“对即将读高三的我来说,8月底的物理竞赛,是争取清华自主招生名额的最后机会,肯定要卯足劲拼一把。另外,这次参加清华夏校,体验大学课堂,真切感受到名校魅力。”
陈钧,是今年国际化学奥赛金牌选手林欢的教练,他告诉钱报记者:“谈到竞赛,应该没人比我们更清楚,要想站在巅峰,学生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从选择竞赛那一刻起,寒暑假就都没有了。能够赢得清华北大青睐,不仅是凭他们的出类拔萃学习能力,还有超乎常人的毅力。”
在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陈老师刚刚歇下来。之前一周他和二中另外几位竞赛教练,在给新高一实验班的学生上竞赛启蒙课,预备再挑几个好苗子。刚从杭州文澜中学毕业的学霸小吴就是其中之一,刚从中考的战场上拼杀完,没来得及多休息两天,又站在了高中学科竞赛的起点。“一堂课要一个半小时,强度大不说,还有难度,中考完全不能比。”这个大男孩告诉钱报记者,“苦肯定是苦的,但也有乐趣,搞定难题的感觉,真的很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