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排名全省4700多也能被清华大学最牛学院录取?这听上去像是天方夜谭。但这样的“不可能”就发生在杭州高级中学高三毕业生俞舒扬身上。
近年来,清华在浙江的每年录取人数不过百余人。以2016年为例,清华大学总共只在浙江录取了143人(记者注:数据来自媒体报道),进入新雅书院的更是凤毛麟角。
这位少年有什么过人之处?一起往下看看吧!
7月18日中午,清华录取通知书寄达。俞舒扬手捧录取通知书合了影。
在刚刚结束的浙江省新高考普通类提前批录取中,高考650分,排在全省4700多位次的俞舒扬因为在清华大学领军人才选拔考试中的优异表现,被清华大学文科试验班类(新雅书院)录取,并在7月17日中午,收到了清华的录取通知书。
“刚知道被录取时,做梦都在笑。这绝对是新高考带给我的‘奇迹’。”近日,俞舒扬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自己新高考及自主招生的经历。
文理通融
成为他自主招生的“敲门砖”
实际上,采访俞舒扬,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2015年初,记者就曾报道过当时还是杭高理科实验班高一学生的俞舒扬,获得第六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一等奖背后的成长经历。
理科实验班+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一等奖,这两者能够碰撞在一起,也正体现了俞舒扬文理融通的特点。
“我喜欢语文、历史,同时又比较擅长理科。”俞舒扬说,新高考改革后,文理不分科的做法就给他这一类型的学生在物化生、政史地的传统组合之外,提供了更优选择。以他自己为例,他就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历史和比较擅长的物理、化学,作为自己的选考科目。
正是这个选择,让俞舒扬在两年后的名校自主招生报名中“占”得了先机:他报考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并成功通过清华和复旦的初审。
要知道,近年报考这两所名校的考生少则四五千,多则一两万,而最终每校仅会分别给200多名考生发放通过初审的通知。
俞舒扬分析,顺利通过两所顶尖高校的初审,除了拿过多个作文大奖、高中三年多次志愿者经历等,文理兼修的选考科目选择作用很大。
“虽然我的成绩在杭高排至少年级前20名,但顶尖高校选拔学生时,不仅看重成绩,也很看重学生是否文理通融。而学生的选考科目恰能体现这一点。”俞舒扬说,比如他报考的新雅书院,是清华为了探索本科教育创新而特设的“住宿制文理学院”。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首先接受强化式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基础的小班通识教育,尤其要求学生具备文理通融的学科素养。
选对策略
让他安全通过清华笔试
通过初审固然可喜,但对于自主招生考试来说,俞舒扬仅仅是迈出万里长征第一步。
清华和复旦的自主招生都设有笔试、面试,清华还有体能测试。高校根据考生的自主招生整体表现,给部分考生不同的降分录取优惠。
“我不是考试型学生,3门选考发挥得不算非常理想,高考数学更是遭遇滑铁卢。”俞舒扬说,进入国内顶尖名校是他高中三年的梦想,但对于高考后的他来说,自主招生已成为通往名校的最后一条路径。
俞舒扬回忆,6月10日的清华笔试是让考生上机考62道选择题,其中包含数学、语文和历史。
通过初审的考生中仅有40%至50%能通过笔试。“考题非常难,语文、历史做起来还算顺手,但数学都是竞赛水准的题目,而且是单选+多选的混选题,需要考生自行判断。”俞舒扬说,刚看到考题时,自己有些懵。
因为他平时虽然比较擅长数学,但从没有参加过竞赛培训,只在笔试前请高中数学老师给自己临时抱佛脚,上了一天的竞赛数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