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履行“国家监护”
安排庇护所制定监护制度
知名未成年人保护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刘继同认为,在雷雷父母成为合格监护人之前,村委会能够承担起雷雷的临时监护责任,正是“国家监护”的体现。
监护之初,高皇村村委会为雷雷制定了一套相应的监护制度。雷雷的庇护所安排在村安置小区的一间空置房内,村主任杨先均也给雷雷下了一道“死”命令:“每天必须回房间睡觉”,同时要求小区保安对雷雷进出小区的情况进行登记,“好久出去的,好久回来的,大概去了哪个地方耍。”如果长时间不见人,村委会则将进行寻找或者向警方报案求助。为履行好监护职责,杨先均会在每天上班前到雷雷的安置处查看,晚上休息前也会再去一次,看雷雷是否已经回来。每次查看的情况,杨先均都会用手机拍照,形成记录。至今,数十张记录照片仍存放在杨先均的手机内。
村委会监护之困
无经费无人员不专业
村里的监护制度难以执行下去
按照当初的救助计划,由村委会负责雷雷的临时监护问题,让其不再继续流浪,公益组织以及当地司法及政府部门同时与雷雷父母进行联系,对父母进行强制亲职教育,尤其是雷雷母亲雷女士,考虑到雷雷想与母亲生活的意愿,需要对其母进行教育,以让其接纳雷雷。但雷女士仅露面一次便处于“失联”状态。
这让杨先均始料未及,也让这项原本临时的监护职责持续至今。“娃娃是村上的人,村上肯定责无旁贷,想着能够尽快解决,临时性(监护)也不过一两个月,结果到现在都没有解决。”
“时间长短其实也不是什么问题,但村委会的确面临着很多困难。”杨先均说,首要的困难在于村委会无法将照顾雷雷的责任交给一个具体的人来做,一方面村委会人手有限,总共仅5人,而村上事务又尤为繁杂,“根本空不出手来照顾雷雷。”另一方面,“谁又能来担这个责呢?也没谁敢来负责,出了事情怎么办?”
能不能单独请人来照顾呢?又一个问题出现了,“谁愿意?谁来出这个钱?”杨先均说,这笔钱村委难以支出,村上的钱都必须用于村务开支,除非有专项经费,否则不能擅自使用。
另一个问题在于“专业性”。杨先均说,自己的娃娃可以严厉批评,但对雷雷更需要讲究技巧,说得不好就容易出麻烦,而村委会缺乏这样的技巧,“农村出身的人,关注不到娃娃的内心,如何引导、如何巧妙地让他接受我们的教育很困难。”
杨先均介绍,由于缺乏对未成年人的专业知识,他们在管理雷雷的过程中遭遇诸多尴尬。“我看到不好的就要直接说,但说多了,他反而对我也产生了排斥心理,以前还比较亲,现在有时对我也要骂脏话,能怎么办呢?”
诸多原因造成村委会对雷雷的监护依然停留在最初的生活吃住上,甚至当初的监护制度也难以执行下去,雷雷进出小区的出入登记实行了不到三个月就中断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