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个公众号在朋友圈悄悄地火了。这个起源于北理工校园的学生公众号,文章微信点击数400余万次,网络转载上万次,全平台累积阅读量达千万人次。其中多篇成为爆款,浏览人数突破100000+,《对方已通过您的好友申请,然后呢?》《你没考过研,难懂我的孤注一掷》等文章更是被“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官方微信平台转载。
崔艳宇
不过,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个满布着鸡汤系语言和文艺清新插图的公众号,竟然由一个地地道道的理工男一手打造。
在崔艳宇的公众号中,无论是文章内容还是配图,都是清一色的“小清新”,如果事前不了解的话,很可能会以为这个公众号的主人是个女生。崔艳宇说:“我的性格就是这样,追求文艺,喜欢简单,痴迷文字。”
一谈到写作,崔艳宇就难抑心中的激动。他说,自己的这颗文艺心从小学时就开始跳动,一刻不停地引领着他在写作这篇沃土上耕耘。久而久之,写作这个在别人眼中再普通不过的行为,已然成为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力比多”。
一开始,他给报纸杂志写小习作。八九岁的年纪,刚刚学会写作文,就迫不及待地写感想,写家乡,再兴高采烈地给当地的报纸投稿。一来二去,还真的中了几篇。
在报纸上成功发表文章的经历,给崔艳宇打了一针“兴奋剂”:“就像中奖了一样!自己用铅笔写的字,竟然变成了报纸上的铅字,感觉又新奇又骄傲。”第一次因为写作获得的快感,让他深深着了迷,从那以后,他手中的笔就没有停歇过。
在中学时,即使在没有智能手机、上个网还得瞒着父母的情况下,这个本应该与复杂的数学公式作斗争的少年,在QQ空间、博客、论坛等任何一个可能有人会看到他文章的地方,坚持不懈地发表文章,每一次按下“发送”键时都激动不已,期待万分。“那个时候,写作是我生活唯一的调味品,酣畅淋漓地结束一篇文章后,学习的疲倦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崔艳宇本科读的是自动化,一个典型的理工科专业。他一度以为自己以后不得不安安稳稳做个痴迷于实验的高端科技人才了,但走出课堂,“心里那颗写作的小苗儿就开始躁动,可劲儿地抓挠着。”得益于严格的理工科训练,崔艳宇的写作和思考变得更加理性而富有逻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