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戴嘉睿刚一走出托福考场,就忙着坐地铁去开会。再过不到一个月,他们筹备的第一届“绿荫之梦”杯公益足球邀请赛就将在泰州鸣哨。这天大家碰面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把之前做的几个版本的赛事宣传片最后做一次甄选,确定之后,就将正式对外发布。
“00后”追赶足球梦
尽管宣传片的简版只有1分钟,长版也只有7分钟,但宣传片“导演”、同为南外高二学生的刘逸凡带着他的同学团队,前前后后拍了一个多月,仅拍摄孩子们踢球特写镜头的视频容量就有16G之多。费了如此多心思,组织的比赛却只是“小学生级别”。作为高中在校生,在“课外”如此辛苦,值得吗?
面对记者的疑问,刘逸凡似乎心里早就憋不住话了,“虽然级别不高,但我们这是在为有足球梦想的孩子圆梦。在苏北,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不但有梦更有天赋,但由于选拔体制和各种局限性,让他们的足球梦往往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对他们来说,或许只需要一个平台,一次比赛的展示,一次被伯乐看中的机会,他们的人生轨迹就将从此改变。”
之所以发起这次比赛,还源于戴嘉睿和表弟的一次谈话。戴嘉睿是姜堰人,难得过年回次家,还在读初中的表弟这个在大城市读书、又对足球很有了解的哥哥很是崇拜,一个被中国球迷无数次重复过的问题再次被孩子问出,“中国有13亿人,怎么就选不出11个好球员呢?”其时,恰逢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12强上出师不利,前5轮仅积2分。面对表弟的提问,戴嘉睿也很尴尬。尽管他对国外各大联赛很是了解,但中国足球这本书,却感觉“太深太难读”。
不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戴嘉睿还是知道的。既然坐在家里想,没有答案,不如去实地调查看看。姜堰的足球基础本就不错,戴嘉睿就来到姜堰东桥中心小学一探究竟。和副校长潘振兴的一番对话,让他对这些孩子的足球梦有了更为真切的理解,“我们学校有足球兴趣班,每天下午放学后都有一个半小时的足球课,100多名孩子参加。这些年下来,我和体育老师交流过,里面有不少孩子是有足球天赋的,如果能得到正确的培养,他们是有机会走职业道路的。但很可惜,一方面我们这里农村的孩子多,家长不重视,也不信任体育老师的判断,另一方面,我们这也没啥名气,足校的选材范围覆盖不到。就这样,他们只能按部就班地升学,离足球梦也越来越远了。”
许浩,就是这样一个例子。那天,戴嘉睿和刘逸凡正在东桥中心小学操场边看孩子们踢球。不远处一个孤独的身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走上去一问,才知道,正在上职高的许浩,当年也是从东桥中心小学毕业的。那时在小学,他就以速度快、技术好而称霸球场,那些只有在电视上看球星才能做出来的动作,他却每每能在同学面前变成现实。可惜,在小升初的时候,没人在意他的特长,家里人没想过、更没钱支持他上什么足校,就这样,一个苗子还没等到春雨的降临,就和沃土说再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