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的《飞鸟集》写的是诗,宋旭的“飞鸟集”说的是怀柔的鸟。从2009年开始,耗时7年多,最近,怀柔一中科技教师宋旭的“飞鸟集”编纂已近尾声,3万多文字、近200张照片,说的、照的全都是怀柔的鸟,共收录了当地150多种鸟。不少鸟类的学名晦涩,叫出来大家都听不懂,他还特意去收集当地方言里对这些鸟儿的称呼,加以注释。“这就相当于给咱们本地的鸟儿上户口了。”宋旭笑着说。
栖息在河边板栗树上的鸳鸯。 宋旭摄
中华秋沙鸭现身怀柔水库
中华秋沙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翅膀下面的腹部有祥云花纹,比扬子鳄还要稀少。这可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少说也得有一千多万年。“我们在怀柔水库见着活的了!”宋旭指着电脑里的照片得意地说。
去年12月13日,刚下课的宋旭,手机来了一条微信:小宋,有人在怀柔水库看见中华秋沙鸭了!一瞅这个,宋旭眼里都冒光。“只见过标本,听人说上世纪90年代曾经出现过,没想到这么多年后,竟然有活的来了。”
宋旭赶紧往水库边赶,转了一圈又一圈,双筒望远镜也扫了一遍又一遍,除了一群正在水里觅食的普通秋沙鸭以外,根本就没有中华秋沙鸭的影。“是不是人家看错了?”宋旭心里打鼓,“难不成?”突然,宋旭脑子里一转,赶紧又举着望远镜,这回,他是一个一个地过。等看到了第五只时,宋旭乐了:“中华秋沙鸭,没错!”这群看似普通的秋沙鸭里,真就有三只中华秋沙鸭,只不过在中间不容易辨别。
“中华秋沙鸭对环境要求比较高,它的出现,正说明了怀柔的生态环境确实是好了。你去逛个公园,随便看看就能找到不下20种鸟。守着这种宝地,不记录下来,多可惜。”宋旭说。不只是中华秋沙鸭,还有不少鸟儿也看上了这块有水有老树的宝地,白头鹎与乌鸫是两种常见于南方的鸟类,近几年开始在怀柔出现。就连生活在深山区的勺鸡也下了山,跨过慕田峪长城往南搭窝繁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