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醒
本报多次报道类似事件 一定要提高警惕
女大学生小李说,知道刷单违规,但是因为有同学做,自己也刷过一两次,并没有被骗,所以觉得刷单没有什么风险,然而,她不知道学校校友QQ群里,何时就混入了像蓝 这样的骗子,引诱大家上当。
此外,蓝 不断变换着名字,以同样一个QQ号在学校各个群里发兼职广告,确实也有大学生表示出有意向,同是校友的大学生小唐也险些被骗,不过,他在最后一步支付界面时冷静了下来,没有完成支付。在与骗子的胶着中,小唐了解到骗子在四川,但他并不确定。
明知道刷单违规,为什么要做?小李解释说:“想赚一点儿外快。”太谷县的韩女士也一样,明知道手机套现是违规的,但是因为家里急用钱就参与了,没想到被“上了一课”。
其实,在2016年3月13日,本报就曾经报道过有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刷单,提醒广大学生不要参与。2016年4月29日,本报以“分期贷款买手机获好处费?800名大学生被骗千万”为题,报道了我省大学生参与手机套现被骗。同年9月1日,本报接到了大学生小侯的求助,报道了“手机套现”生意骗惨大批大学生一事。大学生被骗时有发生,尽管媒体不断报道,依然有学生带着侥幸心理去挣钱,结果上当受骗。
大学生兼职创业的欲望比较强烈,加上又缺乏社会经验,容易轻信人,所以骗子潜伏在学生QQ群里,四处撒饵。此外,骗子也会拿出一些小恩小惠来蒙骗人,尤其是骗女学生或者像韩女士这样的女性。在此,本报提醒大家,不要轻信骗子,不要做违规违法的事情,一旦受害,请在第一时间报警!
(原标题:大学生本想兼职挣小钱 岂料落入刷单骗局“丢”大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