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远已过古稀之年,为了帮助更多贫困孩子圆大学梦,每天工作安排地满满的,虽辛苦,但事无巨细,身体力行,并坚持与“圆梦班”孩子之间的书信、邮件、信息往来。
据悉,从“圆梦班”成立之初,高一年级开学起,每学期、每阶段他都要给孩子们写信,有的写给“圆梦班”集体,有的是给个人或几个同学来信的回复。一个“圆梦班”,三年下来,如果把徐中远三年写的信件、邮件、信息等加在一起,至少有上百件。
当宋平同志了解到这些情况时说:“中远同志为了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大学,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很辛苦。这本身就应该宣传,值得更多退休的老同志学习。”
宋平同志表示,现在退休的同志,如果身体健康,在65岁到75岁甚至到80岁,都还可以做些公益工作。他们有经验,有能力,有智慧,都可以贡献给扶贫助学的事业。
徐中远则表示,做慈善,帮助家庭生活贫困的孩子读书圆大学梦,让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早日脱贫,早日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是退休之后自己的选择,这是自愿的,也是他有生之年唯一的选择和追求。新的选择、新的追求,就要对自己有新的标准、新的要求。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要用他的行动和智慧书写一个合格共产党员新的篇章,用他的行动和新的实践为党增光添彩。
“圆梦班”与“中国梦”是密切联系的。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是新的历史时期指引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总目标。中国梦,有百姓的梦,有孩子们的梦。“圆梦班”是圆贫困孩子们的梦,是圆贫困孩子家长们的梦,是圆学校和老师们的梦,实际上也是圆中国梦。
孩子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年轻的一代或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才能实现的。所以,“圆梦班”模式助学扶贫,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是“教育扶贫”、“精准脱贫”的一条有效之路,是助学慈善工作、育人成才工作的一条崭新之路。
汇报工作结束后,宋平同志与徐中远、刘海林合影留念,并坚持起身,拄着拐杖,到门口挥手送别这两位为公益事业不懈奔走的工作者。(杨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