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怕错,相信自己做的就是对的。”我们鼓励茗香道。茗香点了点头。
茗香父亲执意要送我们回去,越走越远。我们在路上聊着有关茗香教育的事情。
他告诉我们:“在茗香很小的时候,她生母走了,别有用心人的恶语让她心生自卑,曾有一段时间一直待在家中不肯出去。”
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换个环境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 “不过庆幸的是,虽然她现在寡言少语,但性格已经大好。” 我们鼓励他:“有些事情孩子长大了就会慢慢懂的!”
行至半路,我们才发现他提着一个大袋子,里面装着的是刚刚挖出来的所有雪莲果,以及好几斤纯瘦肉。起初我们不肯收下,几番推辞,他便道:“如果你们不肯收下,我就送你们到学校。”
收下了这沉甸甸的礼物。临走时,互加了微信好友,告诉他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来找我。他也跟我们说无论家庭再怎么困难,只要茗香肯读,他们都会缴下去。
雨纷纷扬扬落下,而我们目送着这位淳朴的山里人渐行渐远。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分别的日子逐渐临近。开展趣味运动会,小年吃汤圆和苹果、文艺晚会……这些事情都在有条不紊中完成。
临行前那几天,孩子们问的最多的便是:“老师,你们什么时候走!可不可以留下来。”许多孩子甚至是用略带哀求的目光看着我们。
用小伙伴们的一句话说:“有你们,不负此行,你们问明年我们还回来吗?其实我们也不敢确定。不过有机会,我们一定再结伴来看看你们。因为很陶醉于你们的拥抱和吵闹。”
支教终究还是结束了。
支教结束那日中午,支教队员收到来自孩子们各种各样的礼物,有戒指、小星星、爆米花、甜牛奶、小卡片等等。
文艺晚会后,当跟三四年级的学生分享支教感言时,我只觉头一重,然后几近哽咽。同行的杨老师在发表讲话时哭了起来,紧接着所有孩子们再也按捺不住,也稀里哗啦得哭了。
十几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当最后一天看到班上的孩子们为这次离别而流泪时,真觉得不虚此行。
这些天的朝夕相处, 14位队员相互间更加熟悉,也彼此成为了朋友。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是我们此生美好的回忆。不仅仅是我们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同样带给了我们欢乐,同时,他们的童真也启示着我要不忘初心,因为不能让他们失望,所以我必须要学的更多。他们无意中教会了我遇到问题应当去面对而不是逃避。
踏出支教小学的校门,也让我更加理解社会,一个人必须要独立的承担起生活的重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如果说过去是一只思想被束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中的蚕蛹,那么如今,我已破茧成蝶,展翅高飞了。
支教是一段温情的故事,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充分感受到他们的童真,也感受着山里人的淳朴,比起恶语,贫穷不是最可怕的,留守儿童需要父母的爱护,同样也需要社会的关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赖林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