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受访者认为家风家训可凝聚家庭
“家风家训是我前行路上的指明灯,尤其是有困惑时,能帮我作出更正确的选择。”赵琳说。
“家风家训很大程度上指导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的为人处世都会受家风潜移默化的影响。”钱军认为,家风良好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才。
调查显示,55.8%的受访者认为家风家训对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有很大影响,28.6%的受访者认为影响一般,8.8%的受访者认为影响很小,4.2%的受访者认为没什么影响。
具体来说,66.9%的受访者认为家风家训能凝聚家庭,促进家庭团结;52.5%的受访者认为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50.9%的受访者认为家风家训给家庭成员提供了处事原则;50.6%的受访者表示促进了和谐上进的社会风气;45.6%的受访者认为这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基本形式;30.9%的受访者认为有助于维持家族长久持续发展。
任宝菊表示,国家目前提出注重家风家训建设,是一个不容忽视、不能弄虚作假的基础性工作。“‘圣人教从家始,家正则天下化之。’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是从修养自身的‘内圣’,向‘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推开的逻辑体系。齐家,是将‘内圣’化为‘外王’的起点,也是中国‘家国同构’的教化模式”。
68.5%受访者建议父母从小教导孩子了解家训
“当地一些大家族会把家训写在锦旗或宣纸上,一代一代传给子孙后代,很有仪式感。大部分普通家庭没有这样的仪式,但他们会身体力行,把家风化作行动一点点影响后代。”钱军的父亲但凡有时间就会看书,也经常辅导他读书,“如今我也身体力行地教育我的两个女儿”。
任宝菊认为,了解家训,学习家训,主要在于践行。“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还要转变育儿观念。家庭不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土壤,父母需要认真经营。‘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处世规范,来源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倘若作为社会风气最基本细胞的家风能够敦厚淳朴,不仅家族会人才辈出,整个社会的风气也会充满正气;反之,就会戾气横生。”她表示,家风端正与否,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和家族的兴衰,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社会民风的价值走向,以及国家的安定团结。
如何实践和传承良好的家风?68.5%的受访者建议父母从小教导孩子了解家训,64.9%的受访者建议父母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对家训的认知,47.5%的受访者建议父母孩子通过交流达到对家风的共识,40.5%的受访者建议逢重要日子家庭成员共赏共省,20.9%的受访者建议时刻以“家训”作为行事规则。
受访者中,男性占48.4%,女性占51.7%;00后占0.8%,90后占19.6%,80后占50.6%,70后占20.8%,60后占6.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