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陈春丽带着儿子到医疗机构做康复,跟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但奥涵的身体并没有明显好转,还错过了上学的年龄。今年8月招生季,陈春丽来到片区所属的郑州市惠济区艺术小学给儿子报名。“材料准备得很全,但心里非常忐忑。”陈春丽说。“得知奥涵的情况,我们非常心疼,并决定接收他,奥涵也是我们学校目前唯一一名特殊儿童。”郑州市惠济区艺术小学副校长高淑萍说。
心里石头落了地,陈春丽决定做“陪读妈妈”,经过沟通,学校也为他们开了先例,今年9月,陈春丽和儿子一起“入学”。
愿望丨期待有一天儿子能重新站起来
奥涵还有一个哥哥,上初中,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爸爸一人的收入,为了贴补家用,陈春丽找了一份销售工作,方便照顾儿子。只要没有要紧事儿,她都会来“陪读”,实在走不开,就由公公婆婆代劳。
此外,因为儿子不能行走,经常需要抱着,多年下来,陈春丽的胳膊积劳成疾,时常酸痛,曾打过6次封闭针。
回想这么多年,陈春丽认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