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对于在清华大学的学习体验,刚刚入学3个多月的张墨评价仍然很高。
他说,除了学籍这个底线不能触碰之外,清华给了双培生完全同等的教育资源。作为双培生,他们有两个学校的学生证、一卡通(清华大学的一卡通有效期为三年),在两所学校都可以畅通无阻。
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张墨的母校,不仅为双培生保留了宿舍床位,还提供一定的交通费,用于双培生来往两校交流,体现联合培养之意。张墨说,两所学校他都经常往来,“我还是更希望有两个母校的感觉,而不是割裂。”
对“双培计划”,许欣由最初的怀疑也很快变为了肯定。乐观的许欣带着满满的冲劲在央财努力学习,她一直觉得“双培计划”是机遇、挑战,更是难得且珍贵的体验。
她告诉澎湃新闻,自己平时在央财并不会刻意隐藏“双培生”身份,有时在校园里偶遇了母校北工商的同学,她也倍感亲切,还被同行的央财学生笑称:“你的娘家人来看你了。”
在入学初期,许欣一度担心遭到区别对待,“怕学习跟不上,也怕和同学相处不来,更怕被孤立或看不起,心情忐忑。”很快就发现自己多虑了,非京籍、非双培的学生大多都不知道这个政策,而央财本校生和双培生的差距,感觉也没她想象的那么大。
许欣说,除了微积分这类容易挂科的科目被换成了知识点类似、但难度更小的课程外,其他科目双培生都是和本校学生一起上课、做作业,相处得非常和睦,而学校对双培生也没有太多特殊化管理。
许欣告诉澎湃新闻,每个学校的做法都不太一样,中央财经大学为双培生设计了很多人性化细节,帮助他们适应在央财的生活,“老师对我们很关心,但不会放松要求,感觉自己和本校生是一样的。”
随着“双培计划”的逐渐完善,许欣等双培生在央财也有一套学籍系统,分数、体检可以直接从系统录入,“我们在央财的校医院也有病历本,收费也相同,只是报销时要回原校,非常方便。”
而北京工商大学也从未停止对双培生的关心,即使许欣等人不在学校读书,但学校还是给他们发了校园卡,欢迎他们“常回家看看”。
12月17日回母校参加英语四级考试时,许欣还专门拿着校园卡到北工商的食堂体验了一番,但找食堂也让他们费了不少时间。
对于这所陌生的母校,许欣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找考场和食堂就算逛了下吧。”考试结束后,她和同伴就匆匆赶回了中央财经大学。
乐观的许欣带着满满的冲劲在央财努力学习,她一直觉得“双培计划”是机遇、挑战,更是难得且珍贵的体验,从未觉得后悔。
“双培计划打开了部属院校的围墙,让市属院校的学生与高水平名校得到交流,获得进步。”许欣说,她承认与本校同学相比,自己可能并不优秀,但这个平台给了一次努力的机会。
与澎湃新闻记者见面时,许欣手里拿着即将要寄出去的明信片,封面上都是中央财经大学雄伟的校门,或中央财经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入读3个多月,她已经将自己看作半个“央财人”。
常以“不忘初心”自警的许欣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在双培生中名列前茅,“压力真的比高三还大,但每个个体都代表着这个群体,我想证明,双培生也能成绩优异。”
许欣希望毕业后能通过考研名正言顺的回来央财,而这也是多数双培生的愿望。
外界有羡慕也有嫉妒,让双培生们“更珍惜机会”
对于“双培计划”,被选中的圈内学生冷暖不同,圈外的看客却大多意见相同,矛头直指:计划偏袒北京户口,不公平。
2015年因12分的差距与梦想的中国人民大学失之交臂的魏松,在入学后不久,得知父母北京朋友的孩子高考刚过一本线不到20分,却因“双培计划”进入北京大学读书。
“我不太明白,既然这个计划是为了教育公平,那为什么只针对北京户口的学生?”魏松说,即使是北京远郊区县,在教育资源上也远比他所在的小县城多,但他们却没有这样的机会。
他承认自己得知这个消息后有些心理不平衡,他觉得这个计划确实不公平,“本来北京考生考北京的重点大学就比我们这些高考大省的学生容易,现在人家甚至差几十分都能上,我们还能说什么?”
而和他抱有同样想法的外省市学生并不在少数。
在知乎平台上,每每涉及“双培计划”的问答,下面总有许多人在冷嘲热讽,甚至写段子调侃:“男孩告诉女孩,我走后门去了北京,报了双培计划,二本分就能上清华。”也有人称,“双培计划”会成为“非法高考招生的合法途径”。
对此,有了解详情的网友会耐心解释,“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实培计划”其实不仅仅面向北京户口,也有部分名额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而且根据先期试点情况,未来也不排除会适时调整。
也有双培生试图用个人的例子来进行辩驳。
“很多人不了解这个计划,就觉得我们就是走后门,托关系的,但实际上,毕业后又拿不到毕业证书,只是过来读书,风险也是很大的。”许欣说,双培生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优秀学生,并非报名就能上,她身边很多双培生学习能力并不比本校学生差。
多名接受采访的双培生向澎湃新闻表示,外界的羡慕和嫉妒,也让他们更加明白了入选“双培生计划”的珍贵,会珍惜和利用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提高自己。
对于类似陈磊反映的单独分班、分宿舍,导致部分双培生感觉与本校生隔阂、无法融入等问题,12月22日,澎湃新闻记者致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该校招生办也给出了解释。
招生办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学校确实是将双培生单独分班,但是课程都是一样的,和普通学生并没有差别。
“宿舍的话,因为我们本科生的宿舍都在一栋楼里,并没有隔得太远,学生之间沟通没有问题。”该工作人员称,学校对双培生和普通学生都是一视同仁,迎新、社团等活动都是一起参加的,不会区别对待。
此外,她告诉澎湃新闻,为了让双培生更好的融入学校环境,除了“红色助手”帮助双培生的生活和学习外,每学期期末考试前,还会组织优秀学姐学长给双培生开讲座。
“如果有双培生反映在学校无法适应,希望返回原学校,可以和原学校进行沟通。”她说。对外经贸大学的老师会对双培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跟进了解,暂时未听说有学生学习跟不上或者生活不适应。
对于“双培计划”目前的实施成效及未来的发展,澎湃新闻记者曾多次发函、致电北京市教委,截至发稿尚未取得回应。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许欣、陈磊、张墨、魏松皆为化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