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实真相
顶替者父亲承认:5000块钱从中介手里买的指标
王娜娜学历被“顶替”的遭遇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冒名顶替”又出在哪一个环节?2016年2月18日起,记者先后多次与周口市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分别进行了核实。
周口市教育局信访办:“应该确定是顶替”
周口市教育局信访办的刘姓主任是王娜娜信访案件的经手人之一。2月18日下午,记者第一次电话联系他时,他就表示,通过王娜娜本人提供的相关证明和学信网上的资料,“应该确定是顶替”。
2月22日,记者又来到周口市教育局核实了这一信息。刘主任表示,“我们只能交涉”。他说,基本确定当时学校管学籍的人和“顶替方”联系过,双方确实见过面。“我中间跟王娜娜联系过好几次,我们积极地帮她去做这些工作”。
周口市招生办:问题不会出在招录环节
那么,王娜娜当初报考时,档案是否经过周口市教育局?2月22日上午,记者见到周口市招生办公室分管高招信息的樊主任。他向记者证实当初王娜娜的档案确实曾经过教育局。
既然如此,换照片的事是否可能出现在县招办?“不会。”樊主任立刻回答。“如果(在县里)换的话,那市里和省里就都对不上了。”樊主任说,招办负责的是组织考试及协助省招办的招录工作,招录环节一结束,考生如何报到就跟招办没关系了。“关键还在学校。”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过了十来年,难以确定
经过与周口市招生办公室及王娜娜本人的核实,2003年高考(微博)招录时,录取通知书已采用高校直接邮寄给考生本人的形式。按照常规新生报到情况,新生在入学时,需携带录取通知书、准考证等证件。王娜娜虽从未见过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可如今,她还持有当年高考时的准考证。
那么,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在新生入学报到时的身份核查是如何做的?学校如今保存的学生档案里的“王娜娜”又是真的王娜娜吗?2月18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门的负责人高书记表示,碰巧见过王娜娜及“顶替者”的父亲。他说,双方见面交涉,学校没有参与。
那么,学校对此事查到哪一步了?高书记说,周口市教育局信访办的同志曾和王娜娜一起来过学校,查过学籍。
“王娜娜觉得不是她本人。”高书记说。
“不是有照片吗?”记者问。“有照片,可这都十来年了,特别是女生,我们不敢确定的。”
对于如今王娜娜注销学籍的诉求,高书记说,假如真是顶替的,学校也没权力注销,只能递交报告给省教育厅,等待进一步核查信息。
“由谁来核实是否顶替的呢?”记者问。“得教育厅吧,或者市教育局。”
顶替者父亲曾说:花5000元买的大学“指标”
在王娜娜提供的录音记录里,记者发现,当王娜娜质疑“顶替者”的父亲是如何拿到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时,“顶替者”的父亲曾这样回答:“我那时候是5000块钱,听人家说能上学,对不对,那是求学心切啊……那是中介,俺在那看分呢,一看,没有(考上)。(中介)就过来问我说,你想上学不想啊,我说想上学啊,不想上学还考啥。他说,我管叫你上学,但你得出点钱。”
事实当真如此吗?自2月17日至今,记者就多次电话、短信联系“顶替者”的父亲,除第一次电话接通后被匆忙挂断外,之后再也没有接通过。记者曾在2月22日请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联系“顶替者”的父亲,该校表示也曾联系到人,但当事人仍是不愿接受采访。
焦点追问
顶替王娜娜上大学的是谁?
王娜娜的遭遇不是个例。近些年,有关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对于王娜娜事件中所出现的问题,记者逐个进行梳理,并试图在采访中寻找答案。
那么,顶替王娜娜上大学的人,究竟是什么身份呢?2月22日下午,记者与王娜娜一起,到周口市公安局太昊路派出所查询“王娜娜”父亲在学校出示的临时身份证号码信息。经查,“王娜娜”412701 开头的周口市民身份证号码信息属实,且是指纹录入办理。
2月23日下午,记者从周口市教育局获得查询结果,持此身份证号码者目前在淮阳县一公办学校工作。记者随后致电淮阳县教育局办公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如今的局面,让王娜娜想到只有注销自己的学籍,才能与麻烦绝缘。她说:“如果不注销学籍,她这一辈子都没法贷款买房、车,没法办任何银行信贷业务”注销学籍 会给顶替者带来什么影响?
“如果是在岗教师,肯定开除公职。”2月22日,在周口市教育局,招生办公室的樊主任表示,不管如今身份证号是否相同,“高校毕业证书上的身份证号是不会改变的。”
“注销学籍的话,会通知到当事人所在单位吗?”记者问。
“不清楚,但当老师靠的就是学历,教师晋职称啥的也会审查学历。学信网上一查学历没有了,估计也该解聘了。”信访办刘主任说。律师支招 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维权
河南春屹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少春律师分析,冒名顶替上大学的行为违法,且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张少春律师建议,王娜娜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维权。
按照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高书记的要求,王娜娜目前手写了一份书面材料说清诉求。高书记表示,递交了书面材料,学校就将开始启动“注销程序”,逐一核查信息。2月23日早上,高书记致电记者,称王娜娜给的材料已递交学校相应部门。本组稿件综合《东方今报》、人民日报客户端等立即评
每个人都应收获“自主”的命运
□朱昌俊世界上最近的距离,或许是两个人共用一个名字,共用一个法律“身份”;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或许是当两个人的名字和身份产生交集时,各自的命运却被截然不同地改写。这一近一远,在若干年前,是“罗彩霞”,而这一次,是“王娜娜”。
一般人或许无法最真切地感知到,王娜娜在知晓自己已被她人顶替多年的那一刹那,是怎样的错愕。但并不妨碍每一个旁观者厘清这之中的是非界限。众所周知,高考之所以被寄予了如此高的社会地位,一是因为其重要性,二就是源自其公信力。然而,王娜娜的被顶替,就发生在当年高考招录环节。这其中,到底只是顶替者与学校有关方面的勾连,还是有更深的背景或是更大的制度漏洞,共同促成了这一场恶劣的“偷梁换柱”,当成为目前最大的公共疑问。
从王娜娜目前的维权进展来看,虽然顶替一事可堪确凿,但是对于事件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无论是顶替者方面,还是所有与此构成关联的学校、当地教育部门等都未能表现出足够的“直面”态度。若说顶替者家属欲选择私了,只是一种本能性的“自我保护”,那么,涉事的公共部门理当不能有丝毫的回避,若再期望“小事化了”,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对该起事件负责的,不应该只是顶替者和她的家属。因为,一旦权力不被约束,规则不被捍卫,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可能无法“自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