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首先是一段生活过程。主要的考量因素就是经济条件和学业之间的权衡。留学费用不菲,不少学子会选择在课余时间打工以补贴生活费。在留学的同时打工无可厚非,但是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可大有讲究。
打工不是新鲜事
中国近代开始的海外留学史,其实也可以视作青年人的勤工俭学史。
很多留学生都有过打工经历,打工仍是当代不少海外学子留学生活的一部分。
“打工很平常,我周围的同学几乎都在打工,对于那些不打工的同学我们还会感到惊讶,‘为什么只学习、不工作?’”正在澳大利亚留学的李芳说,打工并不是个新鲜事,“之所以大家都会打工,是因为我们一学期只修3到4门课,有大量的课外时间;而且学校看重学生的兼职经历,认为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平时还会引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向我们介绍如何找兼职。”
在李芳看来,课余时间多和学校鼓励这么做是学生打工现象普遍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促使留学生投入打工行列的,还有自身需求和奋斗情结。
正在澳大利亚读研的华升(化名)说:“我来自于一个小城市的小康家庭,打工主要是为了分担父母的经济压力。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什么理由在精力最充沛、最应该奋斗的时期,只是舒舒服服地读读书、睡睡觉。”
多种工作可选择
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留学的赵云彩(化名)做过一些零碎的工作。“一般都是兼职或临时工,因为学生签证不能在校外打工,我们只能在学校里做助教,或跟着导师参加欧盟的会议做志愿者。即便是打工,同学们可去的正规的地方也很少,一般都集中于餐馆和咖啡厅,因为这些工作比较简单、容易上手,不需要太多经验,而去其他地方打工,因为有身份限制,很难申请。”
在美国留学的张璇(化名)介绍了留学生在美国打工的情况:“在美国,持F1签证(即美国领事馆发放给想要在美国某学术机构全时学习的外籍学生的非移民签证)的留学生可以做校内兼职工作,但有一些限制,比如每周工作时间一般限制在20小时以内、第一个学年不允许打工等。课程实习(CPT)允许在校外打工,但也有限制,首先该工作必须非常明确地与学习领域相关;其次,本科学生必须完成9个月的全职学习后才有资格申请。而且如果参加了一年或者一年以上的全职课程实习(CPT),就没有资格申请任选实习(OPT)了。”
据张璇介绍,校内兼职工作一般是指留学生受雇于自己就读的大学,在校内的国际学生中心、校园内网络系统、各社团、餐厅、图书馆、书店等地方工作,学期中每周不超过20小时,放假时则可以每周40小时。这些兼职工作通常需经过面试,甚至需要正式寄送履历。由于工作岗位少,申请者多,通常只有积极争取、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获得机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