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请看下面材料: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导致煤、电、油和建材等主要生产资料供给紧张和价格上涨。同时,肉类和主要副食品价格也出现过快上涨。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9月12日发布的月底形势报告,8月底,居民消费价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6.5%,创下10年来的新高。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通货膨胀风险加大。
结合材料,运用马克思的货币和货币流通理论,分析论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及国家自觉调节货币流通量、稳定物价的必要性。
36.毛泽东在《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问题》中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个方面。”
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准备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这是中国共产党光荣的伟大的全部革命任务。”“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完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怎样形成的?
(2)请结合毛泽东的论述,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前途,并简述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所述,分析中国革命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06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会议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材料2
******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材料3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材料4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请结合材料回答:
(1)如何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党为什么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呢?
(2)为什么说形成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是什么?怎样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仔细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1
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大约0.6摄氏度。全世界主要冰川都在减退。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出现,来势凶猛。目前11亿人未能用上安全饮用水,24亿人缺乏充足的用水卫生设施。联合国警告说,到2025年,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会生活在缺水的地区。艾滋病已经夺取了数百万正值壮年人的生命,而每年又有数百万人死于与空气和水污染相关的疾病,他们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预计全球人口将增加到2025年的80亿和2050年93亿,预计全球人口能稳定在105或110亿左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水资源、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将更加紧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引发空前的危机。从1970年到1999年,全球的人均食物消费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每天消费食物热量从2100卡路里上升到2700卡路里,而发达国家则从3000卡路里增加到3400卡路里。虽然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才能达到发达国家1970年的水平,但因为食物消费总量的急剧上升,到时世界将面临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
摘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