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将城乡统一
国务院决定未来两年新增义务教育经费150多亿,“两免一补”随学生流动可携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明后年新增财政投入150多亿元,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两免一补”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明年春学期开始,国家将统一确定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2017 年春季学期开始,城乡将统一“两免一补”。
专家指出,当前城乡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存在较大差距,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将往前迈出一步,让农村的孩子逐渐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权利。
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昨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被认为是深化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迈出的新步伐。
2005年底,国务院颁布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此后,城市也逐渐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但城乡差距较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微博)指出,当前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以县乡财政为主,因此一地的教育经费与当地财政密切相关,这就导致不同地区、城乡、 校际之间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差距拉大,公民均等的受教育权没有得到足够保障。差距有多大?熊丙奇表示,如果把中国最发达地区的学校和最不发达地区的学校做 比较,差距可能达到几十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南都记者指出,过去较长时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定额都低于城市,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想实现一个目标,就是让农村的孩子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权利。
统一确定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
会议决定,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国家统一确定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按不低于定额标准给予补助,适当提 高寄宿制学校、北方取暖地区学校和规模较小学校补助水平,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提高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含 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
会议还决定,实施上述政策由中央和地方统一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经费,明后年将新增财政投入150多亿元。
这是否意味着以后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公用经费将全国统一?储朝晖指出,如果今后完全由中央财政出钱,可以实现全国统一,如果还是由各地财政出钱 的话,可能性就不大,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均也有差别,因此从目前看,国家统一基准定额后,各省还将制定具体政策,实现某 一个省、某一个市或某一个区范围内的统一。
熊丙奇认为,这一新政策的出台,或意味着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上,将加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和省级财政统筹,具有很大意义。因为原有的县乡财 政保障模式已经不适应教育均等化的要求,此次明确城乡统一,显然要打破以前的做法,随着政策整合,让农村和城市的学校在基本公共投入上趋于一致。值得关注 的是,此前一些地方的民办学校没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这次明确把民办学校纳入,体现教育公平的观念。
“两免一补”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
此次“城乡统一”政策颇受关注的一点是,明确要实现“两免一补”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熊丙奇指出,这是落实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权利的一项制度, 当前这部分费用以流入地保障为主,这就意味着流入的学生越多,地方财政负担越大,影响当地的积极性,现在要求统一城乡标准,实现经费随学籍走,“人走钱 走,随人流动”,一方面明确随迁子女也可享受“两免一补”,另一方面可能调整支出责任,加大转移支付,当学生从A地流动到B地后,经费也将拨付到B地,从 而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上解决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矛盾,在更大程度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
储朝晖认为,这项制度主要解决流动学生就学过程中的障碍,但会有一定范围,如果财政经费来自中央,实现跨省流动携带就没问题,但如果是由地方财 政出钱,跨省流动就会存在一些障碍,即使城乡生均经费一样,各地教育基础、条件等仍会存在差别,如何过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逐步实现。
改进公共服务举措
1、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并动态调整。对服务事项逐项编制指南,列明流程、示范文本和时限等。
2、简化办事程序,探索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
3、加快推进信息互通共享、校验核对。依托“互联网+”,促进办事部门相互衔接,从源头避免“循环证明”,最大限度便利群众。
链接
国务院首提公开公共服务目录清单
改进公共服务持续简政放权
南都讯实习生冯群星记者程姝雯 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改进公共服务。会议决定,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目录清单,探索将部门分设的办 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依托“互联网+”,促进办事部门相互衔接。值得注意的是,“公共服务目录清单”这一提法,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首次出现。
全面梳理公共服务目录清单
会议指出,大力改进公共服务,是简政放权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应有之义。为此,要全面梳理和公开各地区、各部门及相关中介、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并动态调整。对服务事项逐项编制指南,列明流程、示范文本和时限等。
这是“公共服务目录清单”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此,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表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是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最后要落到服务上。公共服务的概念提出多年来,中央和各地一直在探索其标准和框架,现在已经比较清晰,是时候推出目录清单。
“优化服务要有根据,有了目录清单,就有了相对统一和明确的标准。”汪玉凯说,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公开后,民众可以了解到政府应该提供的服务有哪 些、标准如何,为民众办事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可借由这样公开、透明的机制,使政府的行为受到社会监督,对公共服务进行有效规范和持续改善。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也表示,政府一直强调公共服务,但哪些事项属于公共服务的范围,过去一直没有行政法规性的规定。公共服务清单公开后,相 关事项和职责部门就清楚了。他认为,公共服务目录清单最重要的作用是成为政府绩效的考核标准“不以GDP为中心”,公共服务是重要内容。
探索建设办事窗口“升级版”
会议还提出,要简化办事程序,探索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同时,加快推进各级政府间、部门间及国有企事业 单位间涉及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校验核对。依托“互联网+”,促进办事部门相互衔接,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从源头避免“循环证 明”,最大限度便利群众。
汪玉凯指出,相关举措可视作打造行政大厅办事窗口的“升级版”。他介绍,现在全国有上千个行政大厅,虽然集成了各个部门,但各个窗口间缺乏协作,企业、民众办事时往往需要每个窗口都跑一下。整合起来,可更好地提升服务效率。
事实上,广东已有多地施行“一口受理”改革。佛山禅城区自去年9月试点运行“一窗式”服务,借助信息技术,将以部门业务划分的专项窗口优化为综合服务窗口,任一窗口可办理事项282项。深圳龙岗区城管局也于11月初落实行政审批“一窗式”服务。
此外,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会议决定,在首批清理2001年到2013年国务院文件的基础上,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一致、已被新规定涵盖或替代、已过时的489件文件宣布失效。
南都记者 商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