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于近日正式启动。
本次大赛的主题为“搏击‘互联网+’新时代 壮大创新创业生力军”。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与往届相同。3-5月为报名阶段,初赛复赛安排在6至9月,全国总决赛将于10月中下旬举行。参赛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不含在职生)和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
大赛由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人社部、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由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陕西省省长胡和平担任大赛组委会主任。
据悉,目前大赛工作已全面启动。3月6日大赛通知正式印发,3月23日报名平台开通;3月26日召开了大赛工作会,对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4月中旬,将在清华大学召开大赛推介会,向创投机构和企业推介大赛,争取更多社会资源支持。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实现大赛的目的和任务,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本次大赛进行了优化:
一是增加参赛项目类型。第三届大赛的参赛项目类型包括七类:“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互联网+”商务服务、“互联网+”公共服务和“互联网+”公益创业。与第二届大赛相比,增加了“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组。
二是增加就业型创业组。第三届大赛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四组: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和就业型创业组。与第二届大赛相比,增加了就业型创业组,该组参赛项目要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主要面向高职高专院校的创新创业项目(高职高专院校也可申报其他符合条件的组别),其他高校也可申报本组。
三是鼓励师生共创。初创组、成长组和就业型创业组中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3。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老师的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0%,其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5%。
四是增加协办单位。第三届大赛由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中国教育创新校企联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器联盟、中关村百人会天使投资联盟和全国高校双创教育协作媒体联盟参与协办。
五是进一步加强项目线下对接。发布《中国建设银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指南》,所有建行驻高校支行网点面向大学生提供大赛和全国双创产业投资基金的帮助、指导及信息发布等服务。
六是进一步完善线上对接服务。加强大赛线上对接平台建设,提高平台活跃度,充分发挥大赛项目和投资人资源优势,打造项目不间断路演、投融资全天候对接平台。
七是新增两项大赛同期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延安精神,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发挥西安古丝绸之路起点地域优势,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召开“一带一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校长论坛。(记者 闫景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