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也有“破窗效应”
据笔者了解,各大电商平台均对“刷单”行为明令禁止,并制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可商户为何明知后果严重,却还要进行“刷单”?
“新店铺开张,没有销量和信誉,商品搜索排名就会落后,店铺刚一开张可能就被淘汰了。”有多年运营经验的淘宝店主宋先生对记者说,“在同行都在刷单的情况下,成熟的店铺同样也有竞争压力,不刷单就很容易败下阵来。”
宋先生的说法与电商平台的评价推荐机制不无关系。据了解,在电商平台上,同一关键词下的商品搜索排名以销售量和好评度为标准,这使新进入市场的商家或商品难以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从而只能通过数据造假这种剑走偏锋的方式叩开市场大门。
另一方面,之所以形成“十个商家九个刷”现象,根本上还与电商行业的“破窗效应”有关。所谓“破窗效应”,是指当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就会诱使跟随者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如今,“刷单”行为已经成为行业普遍现象,因此,无论基于有恃无恐的“破窗”心理还是迫于竞争压力,商家都会选择“刷单”的方式来“推广”店铺。
监管呼声日益增长
“经过几次失败的网购经历后,我越来越不敢相信网上的评分了。”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小张说道。
小张对网购的不信任代表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心声。“刷单”产业链所造成的危害在于给整个电商行业所带来的“销量泡沫”,进而形成信誉透支。因此,对于野蛮生长的“刷单”现象,监管不能缺位。
据了解,早在2014年,国家工商总局在《网络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就明确规定“刷单”等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工商部门可以对商家进行查处。各电商平台也相继开展了针对“刷单”的打击行动。去年5月,阿里巴巴还开出了一张“罚单”——47个集市淘宝商家被查实参与“仿真刷单”,依据淘宝平台有关规则处以查封关店的最为严厉处罚措施。今年5月份,阿里联手重庆工商破获亿元刷单案,将运营5年的刷单网站关停。
然而,由于鲜有关于“刷单”行为的判例,许多“刷单”组织者最终没受到法律的惩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刷单”等行为的根除。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亟须完善监管手段,同时建立科学的电商评价体系。防止“刷单”这种虚假的恶性竞争,实施有效的精准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