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辗转百年,松寿总督或许怎么也想不到,回乡祭拜自己的是荷兰的曾孙媳妇和曾曾孙女
台海网11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实习生 汤婧晗 文/图)失散百年之后,闽浙最后一代总督松寿兄弟的后人终于有望团聚了。
最近,长期帮助海外游子“寻根”的陈有理女士接到来自北京的一封邮件,发信人北京大学金安平教授是闽浙最后一代总督松寿弟弟松群的后人,她希望通过陈有理,联系上松寿在荷兰的后人。
在此之前,陈有理刚刚帮助松寿在荷兰的后人圆了“寻根梦”。在陈有理的牵线下,目前,金教授已经和远在荷兰的Angeline女士联系上了。
陈有理被不少海外华人称为“寻根者”,仅今年以来,她就成功帮助20多家的海外华人后代“认祖归宗”。
地道荷兰人来闽帮亡夫寻根
回闽寻根的Angeline女士其实是地道的荷兰人,不过,她的丈夫胡尊仲是闽浙“末代总督”的后代。
当时,Angeline女士给陈有理写信说,其丈夫胡尊仲的曾祖父是清朝球探体育比分:最后一任总督。1910年左右,总督预感清政府即将垮台,就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及第三个儿子夫妇俩送往新加坡。
Angeline女士一直向往能到中国寻找已故丈夫在大陆的故乡和家族的历史。她说,其丈夫就是总督第三个儿子的后代。总督第三个儿子名叫OeiSiongShan,如今,其后代都生活在印尼和荷兰,他们与国内亲人彻底失去了联系。到了胡尊仲这一代,都不知道自己的根在福建哪里,只听父辈描述过曾祖父住处周围的大致环境,如“豪华住所,附近有一所大学,还有图书馆,住所的后院有山有水,非常凉爽,是避暑的好地方。”
就凭着这些线索,陈有理展开了“寻根之旅”。她通过查阅史料及咨询专家发现,清朝最后一任闽浙总督是松寿,满洲正白旗人。辛亥革命爆发之后,闽军攻打福州城,令松寿的驻防营军缴械,松寿死不同意,于是双方展开了决战,松寿最终大败,在福州街头饮金殉职。
一本书把寻根的线索牵到厦门
Angeline女士说,丈夫胡尊仲非常期待能来到中国寻根,他曾经多次给福州有关部门去信,表达了寻根的愿望,但他发出的信件最后都没有回音。
胡尊仲于2006年4月在荷兰病逝,他去世之前特别交待妻子,无论如何一定要回中国寻根。机缘巧合,有一年圣诞节,Angeline女士在荷兰一家书店买到了《RetourAmoy》(《重返厦门》)一书,该书描述了陈有理的父母亲从印尼千辛万苦回到厦门定居的故事,书本封面有陈有理母亲陈安尼的照片。这本书是由荷兰学者包乐史教授撰写的。
看到这本书后,Ange-line女士萌生了通过包乐史继续完成老祖宗与丈夫回中国寻根的想法,她的这一愿望,通过包乐史教授传给了陈安尼女士,陈安尼又将信件交给女儿陈有理。根据Angeline女士的描述,在厦门思明区侨联、滨海街道侨联支持下,陈有理多方走访查证,经过她落实后,Angeline和女儿Louise来到了厦门。随后,陈有理陪同她们前往福州寻根。
荷兰遗孀祭拜祖宗告慰先夫
在陈有理和相关专家的帮助下,Angeline女士一行人找到了位于福州于山的福州师范教育学院内的当年闽浙总督的官邸,并观看了Angeline女士所称丈夫祖先曾经居住生活的那一间“宫殿”,里边还保留有1709年的鳌峰书院,即An-geline女士向陈有理描述的“图书馆”。
所有这些参观,令Angeline女士一行人兴奋不已。
最后,省侨联与福州有关研究清朝历史的专家把松寿在福州吞金自杀的历史资料,转印给了Angeline女士。
通过这一次福州的参观游览,Angeline的女儿Louise对中国的历史十分感兴趣,她毅然决定高中毕业后就要来厦门大学读汉语,拜包乐史博士为师,专门研究清朝历史和其先祖的族谱。作为华裔的后代,Louise称自己身上流淌着的是中华民族的热血,传承血脉、弘扬祖德对他们晚辈来说,责无旁贷。
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在福州参观当年松寿的住处和活动场所时,Angeline女士这个正统的荷兰人,却能十分熟练地按照中国传统进行烧香、下跪祭拜祖宗,告慰先夫。Angeline女士介绍说,在荷兰生活期间,其家人一直都是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生活。
人物
帮人寻根她自己的“根”却未找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有理已经成了海外华人来福建寻根的一个“指南针”。
近日,她又接了一个“寻根”任务,帮助加拿大籍MadySie、TonnySie夫妻寻根谒祖。从2004年至今,通过陈有理女士来到中国“寻根”的海外华人、华裔超过30家。仅今年以来,她就帮助20多家人圆了“寻根梦”。将心比心无偿帮人寻根
今年61岁的陈有理已从厦门大学侨联退休11个年头了。但是,陈有理现在比退休之前还要忙。
近日,在厦门南华路一栋老旧的楼房里,导报记者找到了陈有理女士的家。陈有理抱来一大叠的资料,有书本、文稿、报刊、照片等,令导报记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大堆的海外华人、华裔发过来的墓碑照片,这些墓碑形态各异,但是一律都是用中文刻写的(如图)。
谈起这几年的寻亲经历,陈有理说,“其实,我们一家人也是归国华侨,因此,我们更能体会海外华人那种来到祖国寻根的心情”。
据陈有理介绍,其父亲陈曾唯是陈氏漂流海外200多年后陈敦笃的第七代子孙。她双亲都出生在印尼。1961年1月9日,陈有理兄妹随父母回国。
不过,虽然为他人奔波寻根,但她自己的“根”仍未寻到,“直至我的父亲去世,我们的祖籍地都未能找到。”对此,她略带遗憾。
陈有理说:“最让我终身难忘的是,海外侨胞那种植根中华、爱我中华、不忘根本的精神,这也是那绿叶对根的述说……”背后有强大的“寻根团”
从海外归来寻根的华人华侨后代,有的相貌已经完全“洋化”了。而且,他们都不会讲一句中文。幸运的是,身为一名印尼归国华侨,陈有理会讲印尼语、荷兰语、英语、中文等多种语言,这极大地帮助了她与海外友人沟通交流。
“我不是一个人在寻根,我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团队。”陈有理开心地说,能够帮助众多华人寻根,并非她一个人的功劳。寻根的过程中,她“动用”了许多历史学家,只有把他们的资料串通在一起分析,才能找到祖籍地。
被誉为“根”教授的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的吴凤斌教授、厦门文史专家何丙仲、厦门华侨博物院名誉院长陈毅明女士,这些专家都给陈有理提供了很多帮助。
陈有理告诉导报记者,这么多的寻“根”经历,将会成为她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