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轮上也告别了人山人海,游客多了分欣赏海景的闲适
初秋的琴岛,微凉。鹭江上,晨雾未散去,岛上久违的安静让人觉得心安。
可曾经,在好多年的时间里,鼓浪屿,人山人海、喧嚣鼎沸。曾以静谧优雅闻名的小岛,沦为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人头,到处都是摩肩接踵。
不过,一年前的一场调整,让鼓浪屿终于回归宁静。
无论是平日,还是国庆黄金周,导报记者上岛走访发现,这个承载了太多关注的小岛,终于向“人人人人”说声“再见”,又重新安静了。导报记者崔晓旭/文吴晓平/图
削峰填谷日均上岛人数4.1万人
彼时的鼓浪屿,“来多少运多少”。
如今,游客上岛模式深层变革,从时间和空间上双重分流,削峰填谷,调控上岛客流。
截至2015年10月14日,厦鼓轮渡共完成客运量1478万人,其中,旅游客运航线1036万人、市民航线442万人。如此算来,日均上岛人数4.1万人,在鼓浪屿每日上岛6.5万人的最大承载量范围之内。
厦鼓航线调整之后,市民、游客普遍反映,鼓浪屿回归了多年未见的静谧和谐。但事实上,航线调整这一年来,鼓浪屿依然人气很高,客流总量并未大幅下降,同比只下降9.1%。
来自轮渡公司的数据显示,通过今年上岛客流与去年同期对比可以发现,只有6-8月的暑期客流高峰和国庆七天客流量下降略多,同比下降两成左右。
“‘人气’和舒适度在航线调整后得到了很好的平衡,这归功于能够削峰填谷、分流错峰的航线调整。”轮渡公司负责人说。
客流分流改变“东热西冷”现象
一年来,错峰意识已在游客心中扎根,不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现在客流分布比以往均衡许多。
首先是时间上。在每日总量控制下,原先节假日上午集中涌入轮渡码头的游客,从购票环节上就被相对均匀地分解到每一小时,有效地实现了削峰填谷、错峰进岛。这样无论是码头、船舶,还是鼓浪屿景区的瞬时安全压力和承载压力,都得到了较好的释放。
其次是空间上。彼时进岛,游客、市民都集中在轮渡码头,纵使轮渡码头摩肩接踵、人满为患,嵩屿码头全天也就寥寥数百人。调整后,市民有了自己的专属码头和航线,无需在节日里望着密密麻麻的游客群而感叹“回家难”;游客则从邮轮中心和嵩屿码头分流进岛。
“原先一个码头的进岛压力被分摊到三个码头,嵩屿码头也因此由‘冷’转‘热’,节日高峰运载万余人。”轮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鼓浪屿西北侧的内厝澳码头也在航班制的作用下,分担了近一半原本从三丘田码头集中上岛的客流,带动了鼓浪屿西北部的旅游和商业的发展。
鼓浪屿“东热西冷”的光景,已逐步淡去。
居民笑了市民专线方便过渡回家
鼓浪屿回到了旧时模样,加上一系列便民措施的出台,岛上居民出行也方便了。
航线调整后,原轮渡码头至鼓浪屿钢琴码头航线变为市民专线,市民乘船变得更加宽敞和舒适,航班的密度也更加人性化。今年9月,厦门轮渡码头往返鼓浪屿钢琴码头市民专线9:00—17:00的航班,由每20分钟一班船进一步调整为每15分钟一班船。
此外,轮渡公司与鼓浪屿街道合作开发鼓浪屿居民外地籍近亲属上岛、护工保姆等服务人员申请过渡的网上服务系统,无需鼓浪屿居民往返厦鼓接送亲朋好友,大大方便了鼓浪屿居民走亲访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马拉松开跑 多项纪录告破2025-01-0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