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港边村开设幸福院长者食堂,为本村70岁老人免费提供营养午餐。12月下旬,盘活闲置土地建设的邻里公园顺利竣工,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如今,成立村首个南音社的各项工作也已经开始筹备。永宁镇港边村依托“党建+”邻里中心,打造以家园情感为基础,以志愿服务为支撑,便民惠民、为老托幼、志愿公益为一体的便民服务圈,开启本村以及老人们的幸福时光。
12月25日晚7时气温有些低,但是港边村邻里公园装饰灯映射出来的温暖的光,却让村民们忍不住走出家门。走进邻里亭坐坐,话话家常;到健身运动器材上动一动,缓解一天工作的疲惫;吃过晚饭的孩子,在公园里追逐着,快乐的笑声荡漾在公园里,成了冬天里最动听的“乐曲”。
据港边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宗飚介绍,邻里公园的原址是一栋古大厝,荒废了数十年,杂草丛生,滋生了很多虫蚁。村“两委”决定盘活这一闲置的土地资源,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动员古大厝的产权人,一起建设港边美好家园,听到老宅将改造成邻里公园造福村民的方案,产权人一致同意。
记者了解到,邻里公园占地面积530平方米,建设资金40多万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融合红色基因,打造“党建+”红色文化,是港边村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里石木结构古香古色的邻里亭已然成为村民的热门打卡地,在这里邻居们共话家常,和谐的画面筑起了深厚的邻里情。公园里规划运动健身场地,款式多样的健身器材也是村民的心头爱。到了晚上,公园亮起了装饰灯,现在晚间村里人也有了茶余饭后的好去处。公园最具特色的角落,当属保留了古大厝的部分建筑。福建理工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教授姚洪峰在参观了公园后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告诉记者。村里在改建成公园时,有规划地、合理地保留了古大厝里原有的树木,富有闽南建筑特色的镜面墙、大门、主门、护厝、院门以及门簪等石构件,椿米的石臼等生活用具,这是在保护、传承并弘扬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这一建筑手法值得发扬光大。
村里有了休闲的好去处,娱乐项目也正在筹备中。张宗飚说,村委会和老人协会工作人员准备把村里喜欢南音的老人和孩子组织起来,请老师教授南音知识,购置乐器、服装等设备,组建村里的首个南音社,并把紧邻幸福院的一座两层番仔楼建设成港边村南音社的所在地。
早在今年6月26日,港边村已经在为老人的一餐热饭奔忙。张宗飚告诉记者,半年来村幸福院长者食堂的运营情况良好,关爱老人的善举得到本村乡贤、企业家、爱心人士等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6月至今已经收到捐款金额60多万元,半年来免费为近8万人次本村70岁以上老人提供营养午餐。
(记者 洪亚男 李荣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一对非遗花灯 一段海峡情缘2025-01-20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