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一座千年古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文化底蕴和历史渊薮。在贡川镇,人们第一印象就会出现古城墙、会清桥、笋帮公栈,脑海浮现出古人编织草席的画面,记起官丸烧麦宴、竹笋的美味……这些都是贡川镇独有的宝藏。
贡席编织代代传
贡川镇文化站站长朱德忠告诉笔者,目前,贡川镇拥有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贡川草席制作工艺,正在申报贡川官丸烧麦宴、贡川闽笋制作工艺、贡川吹打乐共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宋朝,贡川草席就作为贡品进献朝廷,大约在明代中期,贡堡建立,水运发达,贡川成为永安四大集镇之一,手工业和商业高度发展,贡席以优良品质畅销八闽。2015年,国家商标局发布公告,“永安贡川草席”被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编织贡川草席的席草——莞蒲草,它对土壤的要求特别高,需要种植在特有沼泽山垄田里,田里常年要有山泉水流动,保证土壤的湿度,长出的莞蒲草纤维长,柔韧性强,不易断裂。近年来,随着莞蒲草种植面积的减少,草席的制作量也逐年下滑,为了保护好这门传统手艺,贡川镇出台《关于扶持永安贡川草席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一系列扶持措施,鼓励农户种植席草、制作草席。该镇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扶持贡席产业基地建设。
初夏时节,笔者走进贡川镇龙岭村的席草种植基地,只见莞蒲草长势良好,绿油油的一片,每株已长至1米高。龙岭村村民李春光是贡川龙岭村席草合作社的理事长。
“今年,我们合作社共种植了8亩的莞蒲草,全部使用人工除草,如果使用除草剂,莞蒲草与杂草一起死亡。”李春光说,莞蒲草需长2米以上才可收割,莞蒲草只要被蚜虫咬一个缺口,整株莞蒲草作废,无法用于草席编织。
贡川草席是手工编织而成,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草味,密度均匀。它可滴水不漏,是防小孩尿床滴漏尿液的“神器”,只要用干布一抹,便干干爽爽。
李春光说:“我家的贡川草席已经用了24年,非常耐用。”
去年,该合作社成员姜秀连、李顺贞、刘玉清等人到贡川草席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邓丽娣家中,学习传统手工编织贡川草席技术。学成归来后,姜秀连、李顺贞、刘玉清等人共编织了14张草席。姜秀连独自编织的一张1.4米长的草席重3.9公斤,草席纹理紧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福州:春耕正当时 尽显“科技范”2025-02-24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