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拆前的施琅牌坊被夹在民房中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拆下、起吊、转运……昨日上午11时30分,在石狮市区凤里街附近,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施琅牌坊被施工人员拆下,慢慢放到石狮市博物馆的转运车上。
石狮市博物馆一负责人表示,因石狮市区镇中路二期改造需要,他们对石狮市市级文物施琅牌坊实施迁移保护。石狮市政府将在镇中路附近规划建设民俗街,并将对该牌坊实施原样整体迁移保护,将其打造成民俗街上的景点。
牌坊记载施琅事迹
昨日,在石狮市博物馆门口,记者见到了组成牌坊的其中两块条石。其中一块上面刻着“南邦寄重”的字样,体积较小。另外一块石块长3米左右、高约50厘米,上面则篆刻了记载施琅官衔等内容的文字:“太子太保、光禄大夫、内大臣,解赐御衣龙袍、褒赐诗章,三赐御膳,两蒙天恩存问,二次特遣宗室大臣额附部堂侍卫郊外劳接,乾清宫畅春院召对掖起赐坐,钦命靖海将军兼管福建水师提督台澎水陆军务,封靖海侯世袭罔替,赠少傅、崇祀黉宫、谥襄壮施琅”等字样。
据石狮市博物馆一负责人解读,“太子太保、光禄大夫、内大臣”等内容是指施琅担任过的相应职务。其余文字则是说,康熙皇帝将龙袍赐给施琅,并在上面提诗盖章,三次赐皇帝御用食物,并两次派人到外地慰问他、两次派人迎接他,不让他行君臣之礼,用手将他扶起并赐坐,还封靖海候等。
民俗街近期将开工
该负责人表示,这个牌坊是施琅将军的后人为了纪念他,在石狮凤里街“顶馆”这个地方所立的。宋元以来,“顶馆”这个地方就建有驿馆,清代将驿馆改为汛地公馆。公馆前面有一条永宁、深沪等沿海地方通往篮球比分直播:府城的大道,施琅牌坊就立在大道上。
该负责人介绍,经历了300多年后,牌坊渐渐被附近的民宅包围起来,被夹在了两排民房中间,以至于牌坊的文字要上到民房二楼以后才能看到。
以后将如何保护这块牌坊?对此,石狮市博物馆这位负责人介绍,石狮市政府将对该牌坊实施原样整体迁移保护,将牌坊整体迁移至镇中路附近的民俗街,与石狮城隍庙、凤里庵组成民俗街景点,供市民和旅客参观浏览。
“目前,民俗街的前期规划设计还在进行之中,所需经费也全部到位,将在近期开工建设。”这位负责人介绍。
□相关资料
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他善于带兵,且“习海上事”,是一位颇有战略眼光的将领。郑成功在台湾病逝后,施琅于清廷力主收复台湾,并率军渡海收复。(本网记者 华健通讯员 姜玉荣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