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每天都很忙,白天要上班,晚上又有很多家务要做。那时,我们主要用毛衣保暖,家里五口人的毛衣都是妈妈织的。
晚上,我做完功课,喜欢坐在妈妈旁边,看她织毛衣,有时还帮她团毛线。妈妈每天都要织到很迟才睡,常常我一觉醒来,她还在干活。我叫她睡觉,她总是微笑着说:“妈妈再织一些就睡。”
那时,村里织毛衣的人多。我们每天耳濡目染,产生很浓的兴趣,就从家里的竹制锅刷上拔下一些竹签,做成毛针,把妈妈剩下的各种线头拿来织小手套或小钱包。当时特有成就感,只可惜没钱装。
为人母后,儿子的大部分毛衣也都是我织的,上面有漂亮的小动物:小鸡在青草地找食,鹅妈妈带着小鹅玩……儿子可喜欢了。偶尔,他也会搬把小凳子,坐我身边看我织,帮我绕毛线。看着他,我好像看到童年的自己,时间过得好快啊,一晃,我的儿子也会看我织毛衣了。
每年暑假,爱人带儿子回老家,我就带着毛线住宿舍,给儿子织毛衣。小时候,每天看着妈妈干活,总纳闷她为啥不觉得累,现在自己干着同样的活,想着儿子穿着我亲手织的毛衣,不会寒冷,心里感到很欣慰,这才体会到妈妈不累的原因。古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儿行千里母担忧,不论孩子身居何处,都永远是妈妈的牵挂!儿子回老家才半个月,我就开始想念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