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先生很激动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晋江的洪美金女士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动车,却和老伴及孙子三人遭遇了此次动车追尾事故。不过,他们又是幸运的,事故发生后,一家三口只受了点皮外伤,并安全逃生。
昨天中午,一家三口安全回到晋江梅岭街道。昨晚,回忆起动车追尾的那一瞬间,老两口感慨万分,一直庆幸自己命大。
惊魂瞬间:车厢下坠 一家三口随车翻滚
洪美金女士和老伴张志锡今年都已经60多岁了。昨晚10点多,两人坐在家里的沙发椅上,不时拍着胸脯感叹一家人福大命大,而14岁的孙子小张因路途劳累,已回房休息。
“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没想到就出事了。”洪美金摇摇头说,她有个女儿在内蒙古做生意,一直要求他们老两口过去旅游。于是,趁着暑假,老两口就带着孙子一起到内蒙古旅游了一趟。回来时,为了省钱,他们特地换乘动车。
但他们一路上并不是很顺利。张先生说,这列动车一路上停了几次,第一次停了大概25分钟。第二次,列车员通过广播,让到温州站的旅客准备好行李,准备下车,可随后又停了约5分钟。
“当时,不少人正在穿鞋,或者提着行李,一堆人都站在通道上准备下车。”张先生说,列车启动,可速度还没提到最快,悲剧就发生了。“死伤最严重的应该就是这些在通道上等着下车的人。”
事故发生前,张先生一家三口坐在D301动车第四节车厢倒数第二个包厢内的床上发呆。突然“砰”的一声巨响,整节车厢突然向上飞腾,他们一家三口跟着车厢翻滚。之后,灯瞬间熄灭,车厢内黑咕隆咚,他们来不及抓住任何东西,身体被四处乱摔。
“太快了,就几秒钟。”张先生说,伴随着轰隆隆的声响,他感觉到,整节车厢瞬间坠落。
求助:连续拨了5个电话 才报警成功
张先生说,等车厢稳定下来后,他老婆刚好压在他身上,互相确认没事后,四处摸索不到孙子,赶紧大声呼唤。
“我没事。”孙子很快回应。“当时,我们都是清醒的,但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张先生说,不过,他们可以感觉出车厢是倒挂着的。
“赶紧报警!”确认家人都没事后,张先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掏出口袋里的手机,拨打110报警。张先生连续拨打了4个都是忙音,直到第5个电话,这才接通。
“北京往福州的动车出事了,就在温州这边。”张先生抑制住惊恐,一字一顿地说。
“具体我不知道,这里黑乎乎的,不过距离温州站不远。”张先生如此跟接线员确认出事地点。
张先生调出通话记录,显示报警时间为“8:35”。
逃生:掰开包厢门三人成功逃生
车厢内一片死寂,张先生他们只知道发生车祸了,但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知道会不会爆炸,我们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都吓死了”。洪女士如此形容当时的心情。
这时,张先生一家开始想着如何逃生。
“门在这边。”孙子首先找到包厢门的位置,爷孙三人一番摸索后,确认门需要往上方推才能打开。
“快逃啊,能逃一个是一个啊。”门一打开,外面立刻传来噼里啪啦地敲打玻璃的声音,以及惊恐的呼喊声。
场面混乱,又不确定是否发生爆炸,周围一切又黑不见底,张先生一家简单思考后,决定尽一切能力逃生。
爷孙三人合力往上顶住车门,孙子先爬出车厢,抓住走廊边上的障碍物,慢慢地往下滑。“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底下到底有多深,只知道逃命为上。”张先生坦言。
“爷爷没事,下来吧。”孙子滑下去后,大声向他们喊叫,底下就两三米深,尽管滑下来。随后,老伴洪女士也顺着往下滑。
张先生告诉记者,等老伴下去后,他一手顶住门,让身子先出车厢后,顺势下滑。这时,妻子和孙子已顺着底下的缝隙逃到陆地。张先生随后也从缝隙爬出去,安全着地。
张先生说,他们所站的地方是一片农田,道路泥泞,不过已有很多人安全下来,他们随着人流来到马路上,一个好心司机送他们到最近的康人医院。
直到这会儿,他们才知道,他们所乘坐的动车追尾前面的动车,导致车祸发生。
昨天中午,女婿开车将他们送回晋江。(本网记者 林小明谭青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