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村民守着田地,偶尔才有人来探访
服务队队员过来,常陪许妹和黄文聊天
竹排是进出村子的唯一工具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几艘竹排,是通向德化县水口镇村场村白马埕自然村的唯一工具。
隔河眺望,村里两座木制楼房空荡地伫立在一片绿色中,房内住着57岁的肖坤和90岁的邻居许妹及许妹的大媳妇,70岁的黄文。
“这边树木多,早年我们都是就地取材,建了这种木制房。”肖坤说,他们吃饭也几乎是自给自足,种点稻谷和青菜,养些鸡鸭。
其实,以前这个村庄最多时也有100多人,随着城市化,人们渐渐搬了出去。
5年前,肖坤的妻儿外出打工后,这里就更加安静了。这些年来,只剩他和邻居共3个人守着村庄。
每天天空泛起鱼肚白,肖坤就早早起床,前往家门口的田地劳作。午饭后喂完鸡鸭,他才有时间坐下来,品品茶、休憩一下。夜色暗了,他早早睡下,准备第二天早起劳作。
前天,外出打工的妻子和女儿回来,家里才有了人气,充满欢声笑语。
独守的日子,肖坤总盼着福阿到来,和他聊聊天。福阿也叫郑兴福,是国家电网南埕供电所“竹排电力服务队”的成员。他和伙伴们有时会过来巡检线路、抄电表等,也和肖坤、许妹聊天,顺便帮他们带点生活必需品。后来,就连家里的打谷机和电磁炉坏了,也都是福阿帮忙修的。独守的日子,福阿给了他不少慰藉,感觉特别亲。
其实,肖坤也可以出去打工,可家里还有鸡、鸭、牛和田地,走不开。在他看来,人老了,都得落叶归根。(本网记者 陈丽娟 田米 通讯员 程志龙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