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个有故事的女子,她们既是母女,又是师徒。
母亲郭美瑜,今年62岁,是漳州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女儿吕嘉慧,1989年生人,去年辞掉工作,和母亲守护着一门濒危的技艺。
从照相馆说起
十年前,郭美瑜忍痛关了位于漳州市大通路的“璇宫照相馆”,那是父亲传给她的家业,创立于抗日战争时期,已有六十多年历史。
当年父亲兄弟八人艰难打拼,在漳州、厦门各开了一家分店,曾在解放前培养出了两名战地记者,在漳州知名度极高。
这样辉煌的家业,郭美瑜为何放弃了?
为了消失的技艺
也是在十年前,中央电视台《夕阳红》的记者在法国一户普通人家拍摄节目时,意外发现了一门近乎消失的中国民间技艺。
那位法国主人指着墙上的棉花画对记者说,“欢迎来自棉花画故乡的朋友!”
没错,棉花画便是这门几近消失的技艺。
没多久,漳州市二轻联社的主任周建成通过多方打听找到了郭美瑜,整个漳州市,可能只有郭美瑜愿意传承这门技艺了。
棉花画是漳州一门独特的民间工艺,始创于1964年,曾在七八十年代远销40多个国家,被外交部定为外交馈赠礼品。
然而到了九十年代,由于市场的混乱和人才的流失,棉花画几乎一夜间销声匿迹,成为了人们遥远的记忆。
郭美瑜十几岁时便师从棉花画的创始人黄家声师傅,目睹棉花画鼎盛时期的辉煌,在九十年代黯然离开棉花画厂,专心经营父亲的照相馆。
几十年间,郭美瑜经历了棉花画的大起大落。当年的工人们早已转行,不愿再碰,两位创始人也遗憾后继无人。周主任只能找郭美瑜。
苦心劝说下,当时已年过半百的郭美瑜决定出山,让棉花画起死回生。为此她忍痛关了父亲传给她的“璇宫照相馆”,把家改造成了工作室。
这一年刚好是2004年,郭美瑜的女儿吕嘉慧还是一名懵懂的中学生,她也许不曾想到,十年后她竟需要担起继承一门濒危技艺的重任。
母女传承
自从郭美瑜重新做起棉花画后,她的作品屡在工艺美术赛事中获奖,也被各家博物馆收藏。
棉花画列入了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郭美瑜的工作室亦被评为“球探体育比分:技能大师工作室”,这是对郭美瑜极大的肯定。
然而她却时常眉头紧锁,她担心随着自己年纪的增长,这门技艺会后继无人,再次消失。
郭美瑜的担心不无道理,她是位匠人,视作品如生命,舍不得卖给别人,除了被收藏或赠送朋友,实际进入市场只有寥寥几幅,收入并不乐观。
而学做棉花画,光是基本功就要练上好几年。
产业化未成型,学习门槛又如此之高,愿意学这门手艺的人少之又少。
如今郭美瑜确有几个徒弟,有法院的院长,有幼儿园园长,也有中学老师。然而,这些人仅是把棉花画作为一种业余兴趣,远谈不上传承。
好在郭美瑜的女儿吕嘉慧从小耳濡目染,大学期间便跟着母亲系统学习了棉花画的制作技艺。这让郭美瑜看到了希望。
2011年,吕嘉慧大学毕业,在电信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天朝九晚五,下班后仍不忘动手做点“喜羊羊”之类的小东西,融入一些年轻人的想法。
对于吕嘉慧做的这些“新东西”,母亲郭美瑜时常批评,觉得不够精致。或许在母亲看来,传统是不能背离的。
女儿不服气,默默改进自己的技术,不仅能将传统的棉花画做得栩栩如生,也能结合时代特点做一些创新。
去年,吕嘉慧辞掉了电信公司的工作。母女计划着在古城文化街开一家店,把工作室搬到那儿去。
吕嘉慧说,“我和郭老师不一样,我希望能把棉花画市场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棉花画,将来也想把这门事业传给子女。”(文/谢渊泉)
图集推荐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球探体育比分:篮球比分直播: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