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市发改委印发通知,实施莆田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十条措施,回应企业关切,提升市场经营主体获得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通知指出,完善一图监测机制。以“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进行营商环境监测,选取重要指标样本动态预警,各级领导亲自调度、高位推动。优化提升数字惠企平台服务功能,汇集各级惠企政策,实现惠企政策精准匹配,力争在全行业推广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优化“亲清惠企”服务企业体验。
完善企呼我应机制。以“莆田企业家接待日”活动为载体,每月常态化开展政企对接会、茶话会、“同心·大家谈”等活动,拓展政企沟通交流平台。建立服务企业“110”机制专班,形成问题接收、协调分办、跟踪推进、介入调处、挂牌督办、回访评价的闭环机制,落实“优先服务、问题直通、专班协调、快速反馈”,推动涉企政策落地、问题解决。
完善招商专班机制。建立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的专班工作机制,根据招商项目引进的不同阶段和服务部门的职责,落实项目交办、首问负责、属地责任、否定备案、“容缺受理”“承诺开工”、闭环反馈和提级办理的“一站式”服务,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孵化”,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确保招商项目快速落地投产。
完善政务诚信机制。坚持政企交往“三要”“三不”原则,出台的政策要落实、承诺的事项要兑现、签订的协议要履行;不对企业说不行,不给企业添负担、不与企业打官司。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政务诚信信息监测与预警。
强化园区服务保障。打造体制机制优、产业发展优、要素配置优、园区形象优、政策成效优的“五优”开发区。推进“标准地”出让改革,探索新型工业用地(MO)出让,每年滚动盘活不少于20%存量低效用地和30万平方米闲置厂房。抓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优化亩均产值监管。提升园区交通、教育、文体等配套服务。
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深化“壶兰工匠”技能人才培育,推进产业链头部企业实训基地、职业技能提升实训基地、技师学院训练院平台建设。重点提升10个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中心能力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示范带动产业链技能人才培养。
强化融资服务保障。加大“引金入莆”,做大金融集聚功能区,完善金融服务激励机制。推动兴莆产业基金充分发挥“基金+招商”“基金+项目”作用。优化“白名单”企业服务机制,提高“白名单”企业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引导银行业机构完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发展长效机制,缩短中小微企业融资链条。
强化政务服务保障。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无证明城市”“数据最多采一次”改革。优化工程建设项目无纸化审批、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等涉企事项办理体验。拓展“五证同发”“五优服务”“五即改革”服务模式,打造项目从签约到投产“莆田速度”。
强化诉讼服务保障。为涉诉企业提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在线鉴定、在线保全等更加专业精准的诉讼服务。推广“法院+工商联”“法院+商会”“法院+行业协会”“法院+贸促会”服务模式。针对涉企金融案件,形成以银行协会、保险协会等为主体的协同联调模式。设立涉企行政复议网络申请专用通道,进一步畅通涉企行政复议办理渠道。
强化监管服务保障。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制定公布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和免予行政强制等四类事项清单。深入推广“综合查一次”制度,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实施“轻微免罚”“首违不罚”等措施,倡导开展教育、劝导、警示、约谈等执法方式。为初创企业创造宽松的环境,对新经济模式市场主体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合理的“审慎观察期”,做到“无事不扰”。
通知还明确任务清单,要求市直各牵头单位认真细化工作措施并扎实推进,各县(区、管委会)结合实际制定相应配套措施并协同落地见效,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全媒体记者黄凌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气象+”为旅游添色2025-03-27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